第235部分(第2/4 页)
同。
“诸位,眼下大军困顿坚城之下,迟迟无法打破僵局,尔等都说说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农看了一眼的石虎,正色道:“主公,我们不能再继续无休止的耗在攻城上了,守军的顽强出乎了我们的预料,从目前情况来看,仅凭当前兵力是拿不下广固了。”
“而且据斥候来报,辽东援军主力已渐渐逼近了广固。万一其趁机偷袭我军,猝不及防之下,后果不堪设想啊!”
“李将军多虑了吧?即便我军连日来受挫于广固城下,但折损的兵力皆是步兵,我们的骑兵仍然完好无损。即便遭遇辽东军偷袭,也不至于有什么损失吧?”桃豹很不以为然道。
石虎却没管桃豹,而是认真看着李农问:“以子民之见,我军应该如何应对?”
“主公,城内守军之所以顽强抵抗不过是仰仗辽东军为外援,若是我军能在守军眼皮底下一举击破辽东援军,定能震慑城内守军,进而不战而下!”
“子民的意思是将计就计,与辽东军展开决战?”
“然也!”
……
负责指挥青州战事的阳鹜得知石虎停止攻打广固,很是不安。他知道自己的谋划已被石虎察觉,想要再实施偷袭计划已不可能。
阳鹜出身武备学堂,每次军事行动之前,总是习惯性地想要将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
经过反复地考虑,一遍又一遍地推演,最后,阳鹜决定先发制人,马上率军出发。
为了与胡虏决战,阳鹜共动用了步骑共计三万人,其中还包括一千陌刀手。
太兴二年,十月,阳鹜率军从长广郡出发,横穿整个北海郡,一路长驱直入,于十月中旬到达广固城下,遇到了严阵以待的四万羯胡大军,其中三万骑兵完好无损。
双方也没废话,均想着以武力胜负来决定青州归属,因此战斗很快就开始了,
这些骑着高大战马的羯胡骑兵,他们在最近几年里纵横中原、河北,罕遇敌手,曾打得各路晋军毫无还手之力,让他们养成了骄横之气。
也许在羯胡骑兵眼里,晋人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即便对方是大名鼎鼎的辽东军,依然不被羯胡人放在眼中。
所以大战一开始,三万羯胡骑兵狂热地挥舞着战刀,嗷嗷喊叫着冲了上来。以为这一次还会象以往一样,只要一个冲锋,就可以将那些羸弱的晋军阵线冲个七零八落,然后任他们随意宰杀。
面对着锋芒正盛的羯胡骑兵,阳鹜没有按辽东军作战时,长矛阵在前的惯例,而是稍加变化。他一反常态的将弩兵、弓箭手排在了最前面,在三排弓弩兵后面则是作为杀手锏而存在的陌刀手。
此时,阳鹜冷眼看着冲上来的羯胡骑兵,面无表情。待到对方进入弩兵射程后,负责指挥弓弩兵的贾坚一声令下,数百具强弩同时射出了密集的弩箭。
刹那间,如蝗虫一般的弩箭,将冲在前面的羯胡骑兵纷纷射落马下。
但是弩箭的杀伤并不足以让羯胡骑兵胆怯,反而激起了他们内心的残暴,嚎叫着疯狂着依旧向前冲。在他们的印象里,晋军的弓箭手射速很慢,基本上不等对方射出三轮,羯胡骑兵往往就能仗着精湛的骑术冲过去,然后就可以大肆砍杀。
然而此次似乎出乎了羯胡人的预料,辽东军弓弩手采取了三段式射击,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箭雨。无论羯胡骑兵如何努力,却怎么也无法冲破弓弩兵的封锁。
羯胡骑兵们接连不断地冲上来,却怎么也冲不到辽东军的阵前,虽然双方只隔了一百多步远,但就在这一百步的距离上形成了一条死亡地带,羯胡骑兵无论如何也跨不过去。
短短一炷香的功夫,羯胡骑兵就在两军阵前留下了一地尸体。
在后方负责指挥的石虎、李农、桃豹、孔苌、张豺等人看到眼前一幕后,彻底震惊了!
巨大的伤亡终于让从不胆怯的羯胡骑兵感到心寒了,越来越多的羯胡骑兵开始忍不住向远方退去,试图避开辽东军弓弩兵的射杀。可惜羯胡骑兵都小瞧了辽东军强弩的射程,即便他们退到三百步远的地方,仍然会被威力巨大的床弩射杀。
战无不胜的羯胡骑兵被辽东军的床弩吓得亡魂皆冒,很多胡人再也不顾什么冲杀,纷纷掉转马头向后方跑去。但是这些擅自脱离战场的羯胡骑兵并未有什么好运,而是直接被后面的督战队砍杀殆尽。
阳鹜通过千里镜看到羯胡督战队的动作后,心下凛然,暗道:看来这些年羯胡骑兵战无不胜,与如此严苛的军法不无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