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3/4 页)
了吗?
“陛下,我汉国一向是胡汉分制,待汉民如猪狗。汉国强大时还没什么,可如今汉国势衰,不少汉民与氐羌各族胡人联合在一起抵制匈奴人。不少地方守军甚至不等晋军兵临城下便主动换上晋国旗帜。”
“在这种情况下,上党郡境内的四万大军最终只有不到两万的匈奴人可靠。靠这点儿兵力,太子殿下就算有天大的本事。怕也守不住整个上党郡。”
“该死!可恶的晋狗!早知如此就该将他们诛杀殆尽!”刘聪发狠道。
不过,眼下他也就只能过过嘴瘾了,随着辽东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所有人都意识到匈奴人的末日到了。就算刘聪亲自下旨给前线将领,让诸将处决各地晋民,怕也没人敢奉旨办事。毕竟镇北将军亲口威胁可不是说说而已。
刘聪没想到才刚刚派出援兵,上党郡便有了倾覆之险,如何不让其恼火?更何况一旦上党丢失,整个匈奴汉国将被辽东军切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包围在黄河以北、以东,太行山以西、以北的平阳、河东两郡。
“来人,传旨太子,命其无论如何也不能丢失整个上党!”
谁知刘聪话音刚落,又一个内侍走了进来。递了将一封急报递给刘聪。刘聪看完之后,顿时脸色大变,似乎被急报内容吓到。
“陛下,发生了什么?”太宰刘景关心问道。
“上党完了,辽东军主力拿下了谷远、屯留、高都等上党西、南诸县城,彻底切断上党与平阳间的联系,太子带着残兵退守潞县苟延残喘。”刘聪如丧考妣。
“怎么可能?辽东军动作再快也不可能在短短十日内占据整个上党!”
刘景不敢相信军报上写得的一切,他还沉浸在数年前匈奴骑兵横扫中原的历史荣耀当中。却不知辽东军已今非昔比,绝不是当年晋军可比。
其实说起来当年匈奴人能横扫中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晋军精锐早已在八王之乱中损失殆尽,与匈奴人作战的大多数新招募的士兵。真要是开国时晋军,未必就打不过匈奴人,毕竟那时的晋军无论将领又或者底层士兵都要强大不少。
“陛下,既然上党保不住了,还是赶紧考虑一下平阳的防守吧!辽东军一旦拿下上党。其主力必然会西进平阳,一座霍太山是挡不住辽东军的。还有必须得提醒西河刘曜,要求其无论如何也得挡住入侵晋军,不然平阳将受左右两路晋军夹击。”
……
随着卫朔亲率主力进入上党,本就被北宫纯吓破了胆的匈奴守军纷纷开门投降。不消数日,辽东军便抢占了上党大部地区,将刘骥等匈奴残兵包围在潞县、壶关等几处要隘内。
而潞县城内,刘骥等已经慌乱成一团。随着辽东军主力南下,大晋骑兵拿下北边的武乡之后,西边靠近西河国的地方也出现了一部分晋军的骑兵和步兵;而南方,也发现了数万大晋军队正在快速向高都、天井关一线运动。
再加上东边沿着太行山西麓脚下不断挺进的晋军,毫无疑问,晋人这是想要一举将上党郡内的数万匈奴人全部吃掉。
一名心腹望着脸色阴沉的刘骥焦急地劝道:“殿下,不能再犹豫了,晋人是想要把上党守军全部歼灭,再不想办法的话,恐怕就来不及了!”
“哼!你以为孤不着急?可局势崩坏至此,还有什么办法可挽救危局?”
“殿下,臣下不是诸葛武侯,哪里有什么妙计!只是为今之计,殿下也该为自己考虑一二。以目前局势来看,汉国失败怕已是不可避免。只是殿下作为汉国太子不应就此败亡,而因先想法躲过此劫再图后事。”
“你的意思是……”
“臣下以为随着辽东切断上党与平阳之间的联系,殿下固守潞县已无意义。不如趁着辽东军尚未抢占滏口陉,殿下率残迅速穿过滏口陉投靠石勒。只要过了滏口陉便可直达魏郡邺城,便是东单于石勒的势力范围。”
心腹的建议让刘骥有些心动,只是他还有些拿不定主意。若他真抛下一切逃亡冀州,虽然有可能保留下性命,可也就此拱手让出整个太行天险,坐镇平阳的父皇刘聪将彻底被晋军包围,而失去牵制后,辽东军必可西出上党,威胁平阳。
“传令,让城内骑兵做好准备,天黑之后,大军立即出城向滏口陉挺进!”
最终刘骥还是打算听从幕僚建议逃往冀州,正如幕僚所言,汉国已完全没有翻身机会,他留在潞县不过是跟随汉国一同走向毁灭罢了。相反西逃冀州,虽说只能在羯人手下苟延残喘,可起码他为匈奴人保留了一丝崛起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