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武书院(第1/2 页)
悠悠三载,转瞬即逝。
拓跋策,这个曾经天真无邪的孩童,如今已经逐渐展现出了英俊的模样。
此刻,淑宁宫内,他与秦怀柔共进晚膳,气氛和睦而温馨。烛光摇曳,映照着拓跋策略显忧郁的面庞,那洁白如玉的脸庞,却因一丝愁绪而显得愈发惹人怜爱。
“母妃,真的非去不可吗?儿实在不愿离开您的身边。”拓跋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哀求,他的眼神里满是不舍。
秦怀柔目光如炬,凝视着拓跋策,她轻轻抬手,拂去儿子脸上的饭粒,语气坚定而不容置疑:“你呀,成天就知道玩耍。到了天武书院,要好好用功,将来成为一代英才,为国家尽忠。”
听到这些,拓跋策知道再争辩也是徒劳。每当母妃谈及这些大道理,他便知道自己已无退路,心中虽有万般不愿,却也只得接受命运的安排。
他闷闷不乐地大口扒着饭,突然,那熟悉而冰冷的机械声在他耳边响起:“签到地点已更新,请前往天武书院进行签到!”
拓跋策心中一喜,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系统,你终于来了!三年啊,你知道这三年我是怎么过的吗!”
他激动地倾诉着,然而系统并未再发出任何声响,仿佛它的存在只是为了那一刹那的指引。
看到拓跋策突然从忧愁转为傻笑,秦怀柔不禁有些担忧:“策儿,你没事吧?如果不想去天武书院,我们可以推迟几日。”
听到母妃的关怀,拓跋策立刻回过神来,他笑容满面地回答:“不必了,母妃。还是按计划行事吧,儿明日便去书院,定要勤奋学习,不负国家所望!”
言罢,他又是一阵即兴的表演,仿佛是为了掩饰心中的那份不安。
天武书院,这个名字在帝国的教育体系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是知识的圣殿,几乎所有贵族的子女在满三岁之后都会被送入这里,接受儒意的熏陶,以此为基,铸就坚实的学问根基。
三年的书院生活,为他们日后的武学修炼和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这三年来,拓跋策的生活圈子几乎从未超出淑宁宫周围二十里的范围。
宫廷的规矩如同无形的枷锁,将他牢牢地锁在了母妃的身边,不得外出。
这样的生活,让他在宫中没有交到一个朋友,也让秦怀柔时常担心,这样的成长环境是否会在拓跋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阴影。
但秦怀柔并不知道,拓跋策从小便开始研读《混元剑经》,那是一部深奥的武学经典,也是他认识这个世界的起点。
尽管三年的时间过去了,他这个曾经的兵王居然才读完了全书的三分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剑经的深奥,更是因为这部剑经是他获得的九星奖励,其价值无法估量。
夜幕降临,拓跋策依偎在秦怀柔的身边,享受着母爱的温暖,连平日里最爱的《混元剑经》也暂时放在了一边。或许,这是他最后一次这样和母亲共度夜晚了。
感受到拓跋策的目光,秦怀柔用她那纤细而温柔的手抚摸着拓跋策的小脑袋,语重心长地说:“策儿,到了天武书院,你要认真学习,不可贪玩。如果有人欺负你,不要忍让,要勇敢地反击。记住,娘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可能是前世的记忆使然,拓跋策从小就是一个孤儿,从未体验过母爱的温暖。因此,当听到这些话时,他的眼眶不禁湿润了,声音略带哽咽地回答:“嗯,孩儿知道了。”
次日清晨,阳光洒进淑宁宫,为这座宁静的宫殿带来了新的活力。
秦怀柔早早地起床,亲自为拓跋策收拾行李。尽管宫女们纷纷上前想要帮忙,但她却一一婉拒。她总是说,作为母亲,她应该亲自为孩子准备行李,这是她的责任。
宫女们虽然无奈,但也理解她的心情。毕竟,她是淑宁宫的主人,她的决定无人能够违抗。
不久,一辆装饰华丽、车头刻有双龙头的两马马车停在了宫门前。一个小宫女快步走来,向秦怀柔行了一礼,轻声禀报道:“娘娘,马车已经到了。”
秦怀柔听到声音,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过身来,打量着眼前这个有着精致小脸蛋的宫女,问道:“你是从哪里来的?”
小宫女紧张地握紧了双手,回答道:“禀娘娘,奴婢是杨妃娘娘派来给七殿下陪读的。”
“杨妃?”秦怀柔微微皱眉,脸上闪过一丝不悦。杨妃,杨萱儿,杨国公之女,以其美貌和才情深受皇帝宠爱,与淑妃、宁妃、陈妃并称为四大嫔妃。后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