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1/4 页)
而此时,程普带着两万人马,驶着轻船,飞速朝着曹军攻了过去,曹军的士兵,身在火海中,根本就没有战斗力,只有被杀的份。
很多士兵跳船离开,朝岸上逃去。
李香明早已在岸上等候多时了,看到曹操的士兵发疯般地朝岸上逃来,他脸上的神色很复杂,这些人与自己无怨无仇,而且,他们也有亲人,也有老婆孩子,自己就这样杀了他们吗?
可是,如果不杀他们,等他们喘过气来,自己的士兵就要被杀。
这是一次战争,不是敌死,就是我亡。
绝没有第三条路可以选择!
这是乱世的规则,没有人可以改变!
终于,他举起了手里的剑,向着曹军一指,用低沉的声音喊道“杀!”
第134章 辟水珠
04…16164741134。第134章辟水珠
千军万马厮杀在一起的时候,是什么景象,这个时候,想必那些士兵脑海里是没有思维的,他们唯一想的,就是用手里的武器,将敌人杀死!
不管他们愿不愿意,他们都得这么做,没有选择!
曹军已乱成一团,极度的恐慌,让他们失去了方向,每个人都在想着逃命,对他们来说,这场战争已经输定了,留下来只是等死。
“不要乱,我们的人比他们多,只要反抗,我们一定赢。”张辽对着曹军大吼道,想将涣散的军心重新集聚起来,可是,这个时候没有人听他的,士兵心里想的只是逃,能逃多远就逃多远。
“草,徐晃,你也逃,一起杀呀!”张辽看着策马而去的徐晃,干着急地说道。
“要杀你自己杀,我先走了。”徐晃扔下身后的士兵,飞快逃去。
张辽正想骂他几句,突然一支冷箭射过来,幸好他闪得快,否则就射中自己的脑袋了,看着四处逃散的曹兵,张辽心里叹了一口气,暗暗骂道“麻痹,看来没戏了,大家都逃,我也逃算了。”
于是,杀开一条血路,迅速朝远方逃去。
赤壁之战,最终以曹操的大败而告终,孙刘联盟,大获全胜。
这场战争,是三国时期,唯一一场三方都拿出主力作战的战争,而且,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时,曹操士兵的人数,是占有绝对优势的,至少是盟军人数的三倍,而且,他还拥有强大的智囊团,为什么他还是输了?
这一战,前文也分析过,曹操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他太骄傲了。
作为曹操五大谋士其中之一的程昱,可以说是算无遗策,他曾多次提醒曹操,注意防火,可是曹操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这从侧面也反映出了,曹操并不是非常信任程昱。
在兵败的时候,曹操说了一句话“若凤孝在,我焉有此败。”
这句话的意思是,若是郭嘉在我身边,我怎么会败。
大家应该知道,赤壁之战的时候,郭嘉已经死了好多年了,在辽东战役的时候,郭嘉就死掉了。
曹操说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在骂程昱、荀彧这帮人,没有给他出主意,其实,程昱已经给出主意了,是他没有听而已。
第二层意思,是曹操真的很偏爱郭嘉这个人。
郭嘉这个人,的确很聪明,他是曹操五大谋士其中之一,但是,他的本领和荀彧、程昱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的。
为什么曹操唯独信任郭嘉,而不那么相信其他几个谋士呢?
这一点,就要说到郭嘉的智慧了,他很会拍曹操的马屁,而且也有本事,性格和曹操很相似,随机应变能力很强,很讨曹操的喜欢。
这种关系就相当于乾隆和和绅,和绅这个人虽然贪,但是他很有本事,收了钱,替乾隆把一些大小事务处理得妥妥当当,而且,他还很会拍乾隆的马屁,自然很讨乾隆的喜欢了,所以,就算乾隆知道他在贪,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说,无论是在以前,还是在现在,人际交往以及搞关系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千百年来,从未改变过。
赤壁之战中,曹操犯的那些错误,他的谋士们都看得清清楚楚,可是,他们向曹操进言了,曹操没有听。
这只能说,他们的关系没搞到位,就算你再聪明,没有人赏识你,又有什么用?
如果赤壁之战,郭嘉在,他肯定会想出一种很奇妙的法子,去劝曹操,曹操听后,想必就会采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