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半分,下等者不给分,年终积分至八分以上者,才可以补上一等级。读满九年还无成者令其退学。
州学生每三年可从甲苑择优秀者升入太学院。对于一些父辈官位品秩不高的学生和庶民来说,这也是一个改变出身的好机会。毕竟太学院招生的条件是招收“京朝七品以上子孙者或七品以下及庶人子弟之俊异者”为学生。
颜秉初无所谓地撇撇嘴,她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啦~只是有些同情小小的颜秉君。
周学正领着姐弟二人进了丙苑大门。入眼帘的是一尊雕像,颜秉初只一眼就看出这个雕像雕的是谁了。
除了孔子,谁还会有那么饱满的额头。
“这是孔圣人的像,需得拜一拜才是。”周学正在像前停下脚步,对姐弟二人道。
姐弟俩便执学生礼冲着孔子雕像拜了两拜。
颜秉初二人入得是丙苑的子斋,除此之外有丑斋、寅斋和卯斋。四斋加起来丙苑共有一百余人,乙苑则是五十余人,甲苑仅有一个斋,只有十余人。
现在正是刚刚上课的时候,周学正站在门前同正在讲书的先生打了一声招呼。那先生放下手中的书本,走出教室,教室里顿时响起嗡嗡地说话声。
哈同前世的时候差不多么颜秉初心里生出了一些亲切感。
“这是新插班来的学生,”周学正同那先生道,又凑近了,在先生的耳边轻轻地说了几句话。
“这是你们子斋的学监宋先生,以后若遇到什么问题,大可找他。”周学正嘱咐姐弟俩。
原来是班主任啊,颜秉初点点头。挺年轻的么~约莫二十来岁,看起来人挺和善。
宋先生看了颜秉初二人两眼,微微点点头,道:“随我进来吧。”
先生进了门,教室里反而比刚刚更吵了些,颜秉初站在台前想让自己表现得紧张点,还是没有用,她只好一直拼命往下压着要翘起来的嘴角,结果众学子看到的就是一个嘴角不停抽搐地小姑娘。
真是太萌了太萌了颜秉初在心里狂呼,底下坐着的学生,大些的约莫十二三岁,小些的七八岁,都是男孩子扎着一个小揪,女孩子扎着两个小揪,穿着一色的衣服,两只眼睛都是亮晶晶地朝着她这边看,不行了,不行了,头一回看见这么多可爱的古装小孩子
宋先生挥了挥手,让教室内安静下来,“这是你们新来的小师妹和小师弟,年纪都比较小,大家要多多关心他们。”
“好~”
“小师妹长得好漂亮叫什么名字呀~”
“哇小师弟好可爱”
“小师妹坐我这,坐我这”
颜秉初听着下面七嘴八舌地搭话,同情地看了一眼宋先生,看来这位先生是好脾气啊,学生们这么活跃,都不怕他。
宋先生只笑眯眯地听着,也不答话,吵嚷的小孩子们都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只得慢慢地静下来,眼巴巴地瞅着他。
宋先生见教室里静下来了,才柔声对姐弟俩道:“告诉师兄师姐们,你们叫什么好不好?”
颜秉初叹了一口气,照着这个语气,她以为她上的是幼儿园呢
“我叫颜秉初,七岁‘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颜,‘秉烛夜游’的秉,‘人生只如初见’的初。”
宋先生在一边暗自点头,难怪周学正说这个小姑娘是那位贵人荐来的,说话间随手引用的诗句,且两个句子都是太宗皇帝的名句,那位生平可不是最崇拜太宗皇帝么
要是颜秉初知道,这两句前世常用的诗句,已被冠上太宗皇帝这位她老乡的名号,真不晓得该作何感想。
“我叫颜秉君,名字前两个是和阿姐一样的字,君是‘君子’的君。”颜秉君也做完了自我介绍。
“原来是姐弟两个”
“果然有点像啊~”
教室又喧哗起来。
因姐弟二人的年纪和身量都小,宋先生便将姐弟二人的座位安置在了稍稍靠前的位置。颜秉君坐在了第一排,同一个瘦瘦小小的男生坐在一块儿。
颜秉初坐到了第三排。
(》_※lt;新人新书求推荐~啦啦~)
第二十九章 有她没我!
第二十九章 有她没我!(推荐周二加更~)
颜秉初的同桌是一个温柔娴静的小姑娘,坐在那看上去就比同龄的孩子略微高挑些,肤色比较白,脸庞有些圆和扁,配着一双柔和的大眼睛,就如同画里常见的仕女。
她细心地掏出手帕子帮颜秉初擦了擦椅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