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页)
充,即使在半夜里,否则第二天会更虚。肥胖体质者,营养完整精简,尽量少吃,食量减少,让胃容量缩小,把握“不饿不吃,饿了再吃”的原则,每次不宜超过7分饱,甚至不能有饱的感觉。
一直以来很多专家提倡定食定量的饮食方法。目前,国际上的抗衰老专家提出了一种新的饮食方法,就是回到原生态,像猿人类时期,捕到食物就吃,没捕到就不吃。专家认为,人的很多疾病是吃出来和撑出来的。
饮食还需要特别注意食物的烹调方式。比较好的烹调方式为:煮、烧、炒。煮的时候应尽量用清水煮,少用动物性油或多调味料,以免增加血浓稠度,或增加对身体不利的物质。烧,则可添加豆瓣或酱油或其他各种经由自然发酵制作的食物或调味料一起烧煮。经发酵的物质,多数含有丰富消化酵素及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很有帮助。炒菜时,尽量采用冷油炒方式,不采用高温将油及食物等爆炒至产生燥热性,可将油和洗好切好的食物放入锅内同时炒至热,再放入适量的盐等调味料。应尽量少用的烹调方式是:炸、烤、煎、熏。添加适量的盐、糖、醋、酱油等调味料,可增强人的食欲,对身体健康有帮助,但是添加过量,就会造成身体负荷或伤害,尤其是添加劣质调味料。
食用油对健康变得越来越重要。国际专家提倡的最好的食用油是红花籽油和橄榄,而不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流行的花生油、菜籽油等。
你还应该注意的饮食方法:
随时注意均衡完整摄取各种营养素,多变化吃,尽量取自然食物,避免吃劣质食品或不适合个人体质的食物;
每餐多食碱性食物,如成熟的蔬菜水果类,成熟的蔬菜水果有更为完善的营养素,随时保持弱碱性体质;
蔬菜或水果最好生吃,但不可过量。适当适量摄取,才能达到理想功效,体质偏寒或在经期内,不宜生吃蔬菜。
芽菜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质与帮助消化吸收蛋白质氨基酸的酵素,可以经常摄取,但也不宜过量。
茹菌类及海藻类食物具有特殊营养成分,一般每周最好摄取2…3次,偶尔适量补充,有助于保健与疾病健复。
菜豆类食物必须煮熟吃,大多数人可以经常吃,但核果类、豆类及种子类食物不宜常吃或多吃,否则易产生燥热。
食物以少油盐方式调理为宜,但不可无油盐,否则体质会很虚弱;尽量以冷油炒或清煮方式烹调;用炸烤煎等方式会将食物劣质化,易产生有害物质。
饮食不宜偏,不可摄取过量,不过分饥饿,更不能饱、甚至有撑感;少吃刺激性食物,避免吃太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勿吃太烫或太过冰凉的食物。
善用食物特性及功效,根据个人体质所需对证饮食,避免误吃伤身,多吃有益于个人体质与能协助身体康复的自然无污染食物。
⊙ 吃全餐的女人更均衡
我在前面谈了一些饮食科学和健康的话题,健康饮食的关键是均衡、全面、合理,这也是健康饮食的最高境界。应该吃什么和应该吃多少,都是为了获取均衡全面的营养,而营养是否均衡,又是根据摄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水等七大营养素是否全面来衡量的。
饮食营养好不好,并不在于你吃的食物有多高级、多昂贵,而在于是否食用了多种不同类别、不同粗细、不同性质的食物,即使你天天吃上品的燕窝、鱼翅,也不如每餐都兼顾有蔬菜、水果、肉类、谷类来得均衡和健康。不同食物种类所含的营养素不同,营养学家们建议,最好能够根据国际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金字塔”的理想模式来安排每天的饮食。每人每天以摄取35~40种不同类别的食物为宜,包括有主食类、蔬菜类、水果类、肉鱼豆蛋奶类及油脂类等,而且要经常变化种类。
最近,我见到一位台湾著名的营养师,她提到的“全餐”的概念挺有价值,她很强调每餐要吃“全餐”,吃营养组合完整的“全餐”,即“主食(淀粉类食物)+菜类食物+蛋白质食物+ 油脂类”。用餐时要保证四大类食物摄取要全,吃“全餐”,中餐、晚餐看起来要容易些,早餐怎么办?她很强调早餐也要全餐,也要有米饭类、青菜类、蛋白质等,如果长期坚持,人会健康舒适。
“全餐”应该怎么吃,每一类食物吃多少是有讲究的:
主食包括五谷杂粮类和薯类,这类食物在“金字塔”的第一层,是每天都要适量摄取的,一般以300~500克为宜。五谷杂粮中,以全谷类如玉米、小米、糙米、燕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