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之中,闻子君正和二皇子易王萧崇光喝酒发牢骚。
闻子君刚满二十岁,他少年得志、所向披靡,正是意气风发,却没想到这次输得这么难看。
此次大败,是他的骑兵自从组建,第一次吃的败仗。
“那个赵玉龙分明就是个妖魔!哪有世人懂什么鸟言兽语的?”闻子君一张娃娃脸郁闷无比,他的样子很滑稽,白净面皮、斯斯文文的,根本不像个带兵打仗的武夫。
“赵玉龙懂飞禽走兽的语言,我在江湖也是听说过,没想到竟会有如此神奇,可以令成千上万的马匹听他指挥。此人将来一定是我燕国的大敌,不可小觑。”萧崇光锐利的眸光微敛,凝重说道。
作为皇子,萧崇光有他自己的忧心,他燕国看着外表光鲜,但是朝中积弊太多,现在就像个病入膏肓的病人。
本来赵国的民间组织、残兵游勇反抗不断,已经使得燕国在赵国的统治千疮百孔,如今再遇到像赵玉龙这样的强敌,只怕是让人摧枯拉朽之势。
反而朝中的燕国贵族们,只知道内斗、争权夺势,或是奢靡风化,浑浑噩噩无所作为,置燕国江山根基于不顾,这是令萧崇光最愤慨与无奈的。
“二哥,你回来吧,现在朝中的局势太微妙,大皇子一直都在扩充势力,排挤异己。你若是听之任之,只怕将来便无立足之地。”闻子君凑近萧崇光低声耳语。
闻子君一想到大皇子上蹿下跳地在朝中拉拢势力,就比他今天吃了败仗还让他窝心,偏偏萧崇光又对此无动于衷。
燕皇萧天佐有三个儿子,大皇子羽王萧崇华,二皇子易王萧崇光,三皇子洛王萧崇杰。
大皇子萧崇华虽是燕皇长子,但是身份卑微,是皇妃信氏所出,而二皇子萧崇光、三皇子萧崇杰却是皇后李氏亲出。
其实,燕皇钟爱皇妃信氏,当然有意将太子之位许给萧崇华。
然而,皇后李氏有强大的家族后盾,李氏一门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燕皇也不得不权衡。
燕皇便在立储的问题上优柔寡断,不知该立长还是立嫡,而朝中大臣们意见也是不一,抱哪个皇子大腿的都有。
所以,燕国皇储之位一直空着。
皇储之位空悬,当然就会成为皇子们争夺的焦点。
大皇子萧崇华一直致力于培植自己的势力,而且,他的做法也得到了燕皇的默许与支持,已经是众望所归的皇位继承人。
二皇子萧崇光却一直放逐于江湖,他虽然对皇储之位同样存在着野心,但他更对自己国家的未来担忧。
燕国取得天下不易,而赵国虽然灭亡,但赵国人从未停止过反抗,这样的反抗不停止,燕国在中原的统治就岌岌可危。
萧崇光要从根本上解决燕国现在所面临的危机,他就不得不控制中原武林,他明白,中原武林各门各派的江湖势力,才是那些义军源源不断的基础力量。
萧崇光为了在江湖中行走方便,他在早年间就以洛阳商贾周世麟的孙子,周文龙的假身份,加入了武林第一大门派——神剑门,拜在神剑门门主神机老人门下为徒。
同时,萧崇光又组建了一个神秘的江湖组织——圣殿,圣殿属下有五色魅灵供其驱使,他们用尽各种方法拉拢江湖中人,或控制一些大的门派为朝廷所用。
总之,萧崇光要从根源上断绝民间反抗燕国的力量。
萧崇光与闻子君相谈正欢之际,萧崇光的暗卫火桐,也是圣殿的赤火魅灵,他给萧崇光带来吴军中的奸细传回来的密报。
密报上说,蜀地有名的铸剑师武兴已经答应司徒静,要投奔吴军,为吴军打造兵器。
萧崇光看过密报,皱起眉头,武兴是天下第一的铸剑师,有欧冶子在世之称。
赵国灭亡,武兴不愿为燕国效力,便委名封炉,从此不再打造任何兵器。
而如今,赵国皇室后人走出罗浮山,要问鼎天下,那些曾经避世隐居的能人高士自是纷纷响应,重出江湖。
绝不能让武兴走出武家村!萧崇光漆黑的剑眉挑起,绯色薄唇抿成一条严峻的直线。
******
宽阔静谧的汉水缓缓流淌,两侧青山碧翠,阴测测的山风微凉。
一支清越的笛曲,仿佛穿越了千山万水、乘风踏浪而来,轻悠悠地飘荡在世间。
女扮男装的赵玉龙衣袂飘飘傲立船头,她吹奏着一支玉笛,顺流而下。
江山如画!赵玉龙凭吊着大好河山,她誓要把燕人赶出中原去,还她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