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你可别吓我,真的假的?”她年纪一大把了,最耽误不起的就是治疗时间。上次听周纹说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成年人的治疗时间比孩子还要长。她当时就想撞墙而死,要不是牙已经被拔掉两颗,她肯定立马走人。三五年?岂不是意味着要是她三十岁了,穿婚纱生孩子都要戴着牙套?周纹还一本正经地安慰她:“这你不用带担心,孕妇会取下来的,因为怀孕期间牙齿松,不适合治疗还容易得牙周炎。不过,我还没遇见过怀孕后仍然在正牙的,也许艾老师有经验。”曾鲤却宽心不了。
马依依却笑着说:“艾景初亲手粘上去的,怎么会掉。估计钻石都没你的牙套硬。”
经过窦窦的劝告,曾鲤不敢再撒欢胡吃。但是到了周五正好是网站的团年饭,曾鲤不得不去。
作者有话要说:小伍的名字和前面有不一样,是我早改了,忘记改前面存稿箱了,我以后纠正。
下次更新时间,下周二。。。。。
看在大段大段艾老师的分上。。。。下一章也会是满满的艾老师。
慕老师,她们抛弃你了,还是回家带孩子吧。
☆、2——2
当天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搭了个室外的舞台,还请了电台的主持人来主持了一台节目。文艺节目的间歇,穿插了对去年一年网站重大事件的盘点和总结。
先是女性版块、文学版块、房产版块、自驾骑行版块上场,最后才是曾鲤所在的社会热点版块,作为压轴。
他们版和教育版在年中和年底一起策划了两个活动。一个是暑假时候为山区的孩子建课外图书室,另外一个是秋季开始筹集过冬衣物,这个则是夏天去了山区看到孩子们现状的时候大伙儿临时起意的。
捐赠图书室这个事情,是曾鲤提议的。当时站长想在站内发起一件有意义的公益事件,要大家出谋划策。曾鲤就想起之前她跟着馆长到下面乡镇和文化局的领导们一起检查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说实话,各地只做了表面功夫,检查的当口地方上现请了一些附近农民居民去图书室装腔作势地坐着看书,里面的杂志、书籍乏善可陈。由此可想,那些偏远山区里的村小又该怎样。
正巧市图书馆也要搞一个类似的活动,需要媒体和社会支持,曾鲤就替网站和图书馆联系了下。
“贾小鱼。”一个男人在背后叫着曾鲤的网名。
曾鲤回头一看,是和她一起管理“城市瞭望“的“刀锋”。刀锋原来叫宁峰,不胖不瘦,干练地留着平头,还取了个异常硬朗的马甲。
“老宁,什么事?”曾鲤问。
“教育台的记者想要采访下你。”宁峰说。
“采访我?”曾鲤诧异,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一位年轻的女记者从宁峰后面冒出来,笑着对曾鲤说,“就随便聊两句。”
“我……我……你采访他们吧,我没什么可说的。”说着,曾鲤就想躲。
“我们就做个专题,大家都采访了,你也说几句吧,帮个忙啊。”
“我说不好。”
“没事,最后还要剪辑,要是不好,我们就不播。”
听到这里,曾鲤才放下心来。
女记者见曾鲤松口,回身取过话筒和摄像师沟通了下就要开始。
曾鲤趁机用手抿了抿头发,一张嘴就后悔了,她还戴着牙套……
活动后,大伙儿去聚餐,参加的人就更多了。整个火锅店一层都被包了下来,商家还在门口牵了一根条幅“热烈欢迎大地网的网友们,菜品一律八折”,让曾鲤看了要多别扭有多别扭。大家吃饭的时候一派热情祥和,时不时地相互介绍网名和真名。曾鲤也是第一次参加除了版主以外还有其他普通网友的聚会。
有好多陌生的面孔,但是ID又是非常熟悉,聊了两句之后,突然就像久违的知音一样。曾鲤有点喜欢上了这种交流方式,不需要去彼此试探,一下子在现实中就多了不少老朋友。她很开心,摆脱了她和陌生人相处的拘谨,跟着大家一起喝了点小酒。
饭局结束后,宁峰要送她回家。
曾鲤摆了摆手,“我自己搭地铁,很近的。”
她一个人步行了七八分钟,走到地铁站对面。过马路的时候,正好看到街那一边的电子屏幕上在放本市新闻,里面对着话筒说话的那个人正是她曾鲤本人。
曾鲤以前看过一本杂志上说,要将一个爱美的女人折磨崩溃很简单,关在屋子里,不给她镜子就行了。念书的时候,班里那些最美丽的女同学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