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岁的小伙子抓到百斤多重大玳瑁?”
甘平群一听那口音十分熟悉,不禁微微一怔,待看见屏风后面出来一位二十来岁,文质彬彬,面如冠玉的少年,更羞得低下了头。
那少年本来只怔了一怔,忽见甘平群这付神情,不觉一种朗笑,趋步上前,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叫道:“你可不是甘小弟?”
甘平群一张俊脸一直红到身上,没奈何,点点头道:“兄台可是赵如玉?”
冯行义鼓掌大笑道:“你们原来早就认识?”
赵如玉笑道:“不仅是认识,而且是同窗哩。甘小弟,你这只玳瑁也别说卖了,万金也难买得你辱临敝土,敢是遭遇海难,才……冯兄也不是外人,进来换过衣服再说。”
甘平群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幸遇故旧情深,还有什么好说,跟随赵如玉往书房换过衣服,往堂上拜见对方的尊亲,回到书房坐下,才笑问道:“赵兄府上听说是在潮州,几时来到这里?”
赵如玉大笑道:“这里可不是潮洲?”
“不好!”甘平群惊叫道:“我要往漳洲,怎么跑到潮洲来?”
赵如玉道:“你跑来的?这话怎么说?”他见甘平群目光游移不走,续道:“你有话尽管管,冯兄在此不妨。”
甘平群一听不是漳洲,心里惶急得不得了,忙道:“此事说来话长,小弟急要往漳洲去,史台若果方便,请先借点盘缠给我起程。”
赵如玉把头一摇,笑道:“是何言哉!你不在敝处作平原十日之歇,休说一个‘走’字。你便真要走,也得把非走不可的理由说个明白。”
第十四章 作客招笑
甘平群对这位同窗共砚三年的学友情殷挽留,真是大感为难,不觉向对方多看一眼,忍不住惊讶道:“赵兄莫非曾练过武?”
冯行义大笑道:“甘老弟到这时才知道?”
甘平群一听这话,情知赵如玉老早就习过武,但自己那时是个门外汉,所以没有看出。这时见他太阳穴鼓起,神凝气足,分明已有几成火候,一问起来,果然不错。自己为报亲仇,正该多与武林人物打交道,何况这位还是同窗好友?遂笑笑道:“赵兄良贾深藏若虚,小弟一向没有想到,不知令师是谁?”
冯行义姆指一翘,赞道:“中州浪客这名头,甘老弟可曾听说过?”
“哦!那就难怪,原来越兄竟是名师高足。”甘平群这句恭维话倒也出乎肺腑。他虽然已身怀七十四种绝艺,却未经正式拜师,总觉得来路不正。再则这些绝艺得自残酷无伦的转轮王的部属,若以那面目慈祥的尤成理为师,还可说是值得,若把那居心狠毒的铁面神龙加了进去,真觉得十分不值。是以,他那羡慕之情,溢于眉宇。
赵如玉微微一笑道:“甘老弟也不须瞒我,但以你赤手空拳在海里擒获一只将达二百斤重的大玳瑁来说,你的气业就决非愚兄所及,到底有什么事放不开,何不说出来大家商议商议?”
甘平群略一沉吟,随将义母金鸳鸳临终遗言,要他往官桥寻亲之后的一切遭遇,择要告知,最后才道:“越兄你可想想,转轮王不知小弟落脚府上也还罢了,若被他获知,那怕不倾巢而来,把这一带夷为平地么?”
赵如玉大诧道:“想不到武林中除了东西西北‘四至’奇人之外,还有这么多出类拔萃的人物。”
此话方毕,门外忽然有人纵声大笑道:“你想不到,我已经遇到了。”
赵如玉一听声音,急叫一声:“师傅!”
甘平群知是中州浪客到来,也和冯行义同时起立。
这时,一位头戴进贤冠,身穿儒服的中年人走进书房,含笑挥手道:“不须拘记,方才甘小哥的话,我记倾听多时,本不想打扰你们这个雅会,无奈好些疑团还打不开,只好还来向甘小哥请问一下。”
甘平群急道:“晚生正要向大贤请益……”
中州浪客急摇手阻,笑道:“还说什么大贤小贤,昨夜若非我见机得早,几乎像银生书生一样,被别人强请了去了。”
赵如玉惊道:“谁敢强请师傅?”
中州浪客轻叹一声道:“天下武艺如瀚海,你别以为我这师傅了不起。二十年前,武林盛传什么‘一仙、二王、三师、四奇、五客、六逸、七子、八雄、十二魔’之言。当时为师被列于‘五客’之内,实在有点不服,但经过昨夜一战之后,到真愿被列人不分级里面去,以便颐养天年。若非听得甘小哥自称学会了‘二神’的七十二种绝艺,使我觉得武林正义还有伸张之望,已准备见你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