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森森的黑山谷地,渝黔的山水,始终如出一辙,如同孪生。
大多数走在浮桥上的年轻人,都不安分,包括我。会故意把桥弄得摇晃不定,当溅起的水花扑向脚面时,又机敏地去躲开。是在充分又激情地享受这个旅行时分。在索桥上也不失时机地晃,晃啊晃的,仿佛晃到了另一座更具规模的索桥上。是我的记忆,瞬间出轨了。
这索桥短,那索桥长;在这索桥上,晃得再厉害都毫无畏惧,在那索桥上,不怎么晃都怕得要命;这索桥在重庆万盛,那索桥在四川都江堰;在这索桥上是2008年,在那索桥上是2002年。
不可否认,时空转变,岁月长了,经历多了,人的心境也变得不可同日而语了。这或许就是成长和成熟了吧。残酷的现实是一面镜子,在它面前,可知自己是否变得坚强?!
路旁水潭里,几尾红鲤,活泼地吐着水泡。经过的游客,都会停住脚,站一会儿,用自己的方式与鲤鱼交流。我蹲下身,寻找它们游动的轨迹。只见略略泛起的水纹,瞬间形成,又瞬间消逝。不出意外,这些鱼们今后的生命轨迹都会在这不大不深的潭里反反复复了。这让我思考起自己走过的和将要走的人生轨迹。
从卧龙岗到鞠翠阁,是一段溪谷漂流,全长2公里,约需40分钟。从北门进,不走回头路。五颜六色的橡皮船缓缓而来,又缓缓远去。不是丰水期,河道更显狭窄,无甚激流险滩。船上一对情侣的居多,也有两大一小的三口之家,还有中年夫妇。我走在河畔的小道上,不时听到他们爽朗的笑声、呼叫声,以及高喊声。一句雄浑的男声传来:黑山,我爱你!喊叫声里,干脆而辽远地抒发着喊叫者的真挚情感。
走累了,站在一排食物面前。5元一支的竹筒饭让我吞口水。咸香软糯的竹筒饭,吃过很多回了。但这一次吃起来,要有多香就有多香。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赶路、看风景、拍照片,已走了3个小时,的确饿了。当人真正饥饿时,食物才会在饥饿者的口中产生美味。
天擦黑了,风景也隐于黑暗中。距北门,还有不短的一段路,只好加快步伐专心致志地往前。我要对我那句“我能”负责。电瓶车从身边经过,只听有人说我:这人好强!
说我强,我以为,大概有两层意思吧:一是说我胆子大,漆黑山谷,不见行人,还不知危险地一个人在走;二是说我身体好,大步流星,甚至有时还小跑几步,一个虎虎生风的健康形象。
其实,生活中,我的胆子不但不大,有时还很小,比如我有恐高症,在一次拓展训练中,在集体力量的呵护下,我才心有余悸地通过了悬在七八米高空的绳桥。我的体格也不魁梧健壮,一直守着不胖不瘦的本分,顺利地健康着。当然,这已经是我需要的了。
在水泥森林中呆久了,麻木得让自己都难过。好在难过之后,还保持了那么几分清醒。所以,一旦逮住户外徒步的机会,我是不轻意放弃的。那种走在路上,亲吻大自然,呼吸清鲜空气的感觉,太棒太爽了!
就这样,黑山谷,从南到北,徒步,成功!如果从北往南,更具挑战性,因为有一段不断攀登的上坡路。这么好的机会,就留给下次吧。
3.亲爱的香椿
从黑山谷出来,班车早收了。坐了一个摩托,一圈一圈地盘旋上山,又下山。万盛城区的灯火,似乎总在不远处,却又遥不可及地等着我。
晚上,在一家小餐馆的菜谱上,居然有香椿炒蛋。我火急火燎地点了一盘。是一道可口的时令菜。就着一碗白米饭,我吃得幸福可乐。好久没因一份菜肴而幸福过了。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每年谷雨前后,香椿树发的嫩芽可食用,也可入药。香椿炒鹅蛋,印象中是我很多年以前吃到过的美食,早已不知香椿何味?正如在朝九晚五两点一线的都市生活里,早已淡漠了季节的更替,春天的来临。是啊,一年四季,不是不分明,而是我们在空调的温室里习惯了漠不关心季节的变幻!
我想,嘴里能清晰无误分辩出春天的食物,大概只有香椿了。在这个夜晚,此时此刻,我只想对着那盘弥漫着春香的菜说,谢谢你,亲爱的香椿。
饭后,找旅舍颇费了些周折。好在上苍佑我,终于在三轮车师傅的引领下,在快要绝望的时候,在居民区的家庭旅馆里,找到了最后一间房。幸运的我!
那些不幸运的旅者,有的在洗脚城呆了一夜,有的在网吧泡了一个通宵,有的只好到邻近的綦江城去住。半夜里,两次被惊醒,听到门外的人大声询问老板还有没有住宿?叹息声远去。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