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页)
这“饭”有着牵连么?
周芷若心中微微苦笑,而朱元璋听了周芷若的话,也不禁微微一乐——虽然他与马秀英的情意,外人知之甚少,但是见周芷若一猜便中,他心中也是暗暗佩服。
而马秀英之所以要亲去周远达家中,以及要与周芷若结为姐妹,一则是为了义父的大计,二则是为了自己多一个帮手,三则也是着实喜爱周芷若的可爱聪明。只是在此之前,若不是朱元璋向她说过当年周芷若赠饭之德,她也不会对周芷若这样上心的。
这时朱元璋道:“我本名朱重八,自从结识了马小姐,她说这个名字不好听,替我改了个名,叫做朱元璋。嘿嘿,朱元……诛元,倒也颇有豪气。”
周芷若听到朱元璋言谈中吐露出造反的意思来,也是暗暗心惊——倒不是怕他造反,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造反是应该的。只是他这样当着自己的面说出来,是因为太信任自己,还是因为别的什么?
想到立国后朱元璋在胡惟庸案中的手段,周芷若实在是不想与朱元璋过多的亲近,只想与他保持一点交情往来便可。
不过此时的周芷若却是多虑了,朱元璋倒是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把周芷若当作一个六、七岁的少女罢了,根本没想到要把她怎么样,哪怕是引为心腹也好,还是别的什么。
在这个郭府的上元节里,朱元璋见到各地的豪杰与头领都聚在一处,他心中也是痒痒的,故此也来到这里散散心,以期能见上一面马秀英。如今见到了马秀英,虽然不能与她交谈,但也心中宽慰,又见到周芷若,自然就把心中的开心和郁垒都抒发了出来。
这时的朱元璋,不过是个刚刚二十出头的人,还没有达到以后喜怒不形于色的城府,即便是在郭府这样的环境下,也仍然没有显现出他一代枭雄的本色。不过,就算是如此,他也不是本地的这些人能够相比的。不管是郭子兴还是彭莹玉他们,或许在武功上是强过朱元璋,可是打江山争天下,凭的不仅仅是武功。
虽然朱元璋对那些出生入死的兄弟可能不能共富贵只能同患难,但是对于百姓,他总算还是差强人意,对于贪官污吏也惩治很严厉。所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朱元璋是这个时代最适合的人选,如果是张无忌的话,就算他当了皇帝,以他的仁厚性格,一旦手下人犯了刑律,他大概也不忍屠戳,那样就又会变得贪官污吏遍天下。
所以与其百姓受苦,不如官员们苦点儿,那样周芷若也能安安分分做个老百姓。
朱元璋在这边说着话,那边的郭天叙却已经看到了他,便向他这边走来。
朱元璋也很识时务,对周芷若摆了摆手,就转身走开了。郭天叙却不让他就这样走开,在后面唤他:“重八兄,且慢走一步!”
朱元璋皱了皱眉,略犹豫了一下,那边郭天叙却又连唤了了几声,他只好笑着转过身来,对郭天叙拱了拱手:“原来是大公子,在下如今已经改名叫做朱元璋了,刚才一时不察,还以为您在喊别人。”
这时马秀英也在后面跟了过来,见朱元璋并未表现出什么不满来,也是松了口气,道:“大哥就是这样,叫惯了,就改不了口了,你也别在意。”
朱元璋道:“那又有什么的,时间长了,自然也就改过来了。”
郭天叙却道:“不管时间再长,名字可以变,人却是变不了的。”
众人听了,脸上都是一变,就是沐英这么小的孩子,也知道郭天叙是在说朱元璋再改名字也无法改变出身了。朱元璋却是神色不变,哈哈笑道:“不错不错,大少爷果然见识不凡,元璋日后自当多多讨教,还请大少爷多多指教。”
周芷若听了心中微微一乐——从“大公子”到“大少爷”,虽然听上去称呼差不多,但是已经隐含讥讽之意。言外之意是,你这个纨绔子弟,能教我些什么呢?
不过郭天叙却是没有听出什么来,只是笑道:“我也没什么可教你的,不过比你多读了几年书罢了。今日中秋佳节,我爹也摆下这赏菊会,这些灯上的诗句的字谜,都是大家凑趣所作的,不知朱兄的大作是哪一个,也好让在下开开眼界。”
朱元璋出身贫寒,又没有念过书,后来出了家,也仅仅多认了几个佛经上的字罢了,哪里有本事附庸风雅在这灯上和菊花株上的彩带上题字。他这半年来虽然认识了马秀英,但郭天叙也不认为他有本事写出什么好诗好字来,所以便故意出言讥讽。
果然朱元璋答道:“在下出身贫寒,不曾念过什么书,哪里敢来这里献丑。”
郭天叙冷然一笑:“朱兄文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