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一个人等于十万大军(第二更,求订(第2/2 页)
南京,这样倒也好,有他在这件事儿办起来更轻松一些。
“那就请他过来吧!”
接到大都督府的邀请时,余应甲只觉得双腿发软,毕竟,对大都督、对世子爷的杀名,他可是……耳闻目睹的。
现在这位爷找自己干什么?
余应甲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也就是个商人而已,而且还是书商,手里也没有太多的银子。便是那位爷想要银子,也不必来找自己吧。毕竟这城里头有钱的商人可是有不少哪。怎么轮也轮不到他啊。
可万一他要是开口问自己要银子的话,到时候该怎么办?
1000两。
5000?
还是更多?
要命啊!
不过,尽管内心惶恐不安,但是余应甲还是来到了大都督府,来到了大都督的面前。
“草民见过大都督!”
见礼后站在那的余应甲,看到大都督的手里正拿着一卷书。
大都督在看书?
什么书?
作为书商的余应甲本能的冒出这么一个念头。恰在这时,只见大都督放下了手中的书。
居然是《北游记》!
“令尊的这本《北游记》编得倒也还算不错,书不错,可这热度蹭得更是让人佩服!能够趁势推出,论起出书的心思,令尊堪称古往今来第一人!”
看着余应甲,朱国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因为明代的识字率极高,这极大的丰富了市井文化尤其是的繁荣,市场的繁荣,出版业自然也就极为发达。大明的书商懂得“以人为本”的经营策略,知道谋取利润才是经商根本,他们能放下“文化人”的架子,以市井小民的实际需求作为他们印刷书籍的出发点。
什么医农工商、儒道佛学、时人诗文、黄冈密卷、高考作文选……群众需要什么书籍,大明的书商就会出品什么书籍,当然市井小民们最喜欢的书,永远是通俗白话,于是什么神仙鬼怪、才子佳人、和尚尼姑、官员名妓之类的,都被纷纷出版。总之,大明的书商会倾尽全力解决市井小民文化需求!
面对这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丰厚的利润回报,都在可劲地驱使着书商们想办法。大浪淘沙中,终于有一批书商,以惊艳绝伦却毫无节操的操作手法,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而余应甲的父亲余象斗就是其中的翘楚!他非但会出书,更会蹭热点,《西游记》横空出世了,端的是万人空巷、洛阳纸贵。他立即整出了东南北游地,再加上盗版的《西游记》,东南西北让他给齐活了。不但如此,他还会抄袭,会盗版,会……绝对是个无节操无底限一心对群众需求有精准的把握的合格出版商,只不过……他死了!
他死了不要紧,他儿子还活着,而且还在继续从事出版业推动着文化繁荣,他做生意的手腕和他爹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像他这样无节操无底限的出版商,正是朱国强所需要的。
尽管不知道“蹭热度”是什么意思,但余应甲还是听出来大都督是在的夸他爹,自然也就笑纳了。
“先父一生出书数百部,无一不受百姓欢迎,只可惜草民未能习得先父几成本事,现在只能勉强维持书楼,实在是愧对先父!”
余应甲是谦虚,他爹是一个标准的市场营销天才不假,可他也不差,余象斗在世时,主要是以在建阳活动为主,那地方是大明的盗版业中心。可余应甲却把生意带到了南京,并在这里站稳脚,将生意做到大江南北,如果不是朝代更迭,加之清军入关后的屠杀以及禁毁书院,禁止私传家学、禁止百姓聚集等愚民政策的推行,再加上文字狱等原因导致出版业全面衰退,恐怕他的成就不会比他爹差。
“你和令尊不同,他既是出版商,更擅长编写,这一点,你不如它,不过你更擅长从事出版业,这些年你能把书楼的生意做到现在,就可见一二了,这次我让你过来,就是想借你的才能为我所用!”
有些人才对于这个时代的上位者而言,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可是在朱国强看来,不说其他人就是眼前的这位,要是利用好了。他甚至等同于10万大军。
“借我的才能?”
诧异的睁大眼睛,余应甲不解道。
“大都督,草民只是个书商而已!能有什么才能?”
“借你卖书的才能!”
冲着余应甲微笑道,朱国强对他直接挑明了自己的想法。
“我准备办一家报纸,嗯,准确的来说,是想要借你卖书的报纸去办报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