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1/4 页)
“陛下。国书里面没有写是因为匈奴单于刚刚继位。地位还不是十分的牢固。二则继位的匈奴军臣单于得位不正。所以。没有在国书里面写明。臣也是收买了匈奴使节的手下,十分不容易的将这样的情报套取出来。臣本想上报,无奈事关重大您又远在汤泉宫。所以……”
“行了,你接着说。到底怎么一个得位不正,你又是怎么说的做的,一字不差的给朕说明白了。”
“陛下,据臣所得到的情报。新任的军臣单于乃是弑君夺位,他想求娶大汉真正的公主也是为了增加自己在匈奴人心目中的声望。
匈奴内部原老上单于的死忠,现在正磨刀霍霍的想起兵反对军臣单于。臣的法子就是,告诉匈奴使臣大汉已经联络了意图反叛的两位匈奴王爷。若是匈奴不答应我们的条件,大汉便会支持两位匈奴王爷叛乱。
匈奴的铁骑一旦有了大汉充足的物资保障,恐怕新任的军臣单于日子不会好过。”
“你真的派人去联络两位匈奴王了?这样大的事情,你敢不请示朝廷就擅作主张,你胆子也太大了。”
“陛下,臣哪里去找那两位匈奴王。他们都在漠北草原,逐水草而居。即便是熟悉匈奴内情的人去找,恐怕也得找一两个月。臣只是吓唬匈奴使臣,没有真的派人去。您也知道臣胆子一向小,这样的大事怎敢不奏请朝廷私自做主。”
“朕记得,你手下有一队匈奴人。可以派他们去找找看,你说的法子或许可行。也许大汉真的可以支持那两个匈奴王与这个新任单于斗上一斗。”
刘启一下子便关心起这件事情来,开始和云啸讨论支持两位匈奴王爷的可能性。
“陛下不可。一是匈奴人作战机动,大漠遥远道路也破败。我们就是想送粮食过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要运粮就得派兵保护再加上民夫。这一路上人吃马嚼,十成粮食恐怕也只能剩下三两成。靡费不说,也很容易拖累了咱们大汉。
您放心,经过臣这么一吓唬。匈奴使节报与军臣单于知道,那两位匈奴王爷就是不想反恐怕也要反了。不过,匈奴最强大的骑兵都在匈奴本部。所以,这两位匈奴王爷恐怕不会占什么便宜。
臣只希望匈奴人因为内斗会停止对大汉的扰边,给我们一两年的喘息时间。只要一两年,咱们制造与训练了足够多的车兵。那么战局就会朝着有利于我大汉的方向发展。”
刘启点了点头:“有道理。有理有据,小小年纪能将事情看得这样通透。不容易,你说说吧立下这样大的功劳,朕应该怎样赏你。”
靠,怎么赏。你分明就是不想赏,老子说要你家闺女难道你也给?
“雷霆雨露均是天恩,云啸不敢奢望陛下的赏赐。为陛下分忧,为大汉尽忠是我们做臣子们应该做的。”
两年的熏陶不是盖的,马匹张嘴就来。云啸谦虚的态度。惹得刘启异常的满意。
“你给朕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啊,刚刚十七岁就已经开衙建府,做到了三千石的高位,而且爵位也封到了乡侯。朕富有四海,怎么对你感觉赏无可赏。
还是赐你一些金银财帛吧,你年纪小官封得大了对你也不好。木秀于林、风必吹之。朕不想你小小年纪就被朝堂上的狂风吹的夭折,朕的苦心你可明白。”
刘启还是爱护云啸的,从今天百官的态度上来看。他们已经将云啸当做了异类,若是云啸被提拔重用。难保那些官员们不会暗箭伤人,一个人就是三头六臂也难以抵挡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
为了自保。那只有结党一途。而结党恰恰有是帝王们最最担心的。结成了党就意味着有了势力。若是一个大臣有了强大的势力,皇权又将置于何地。从春秋到战国,从秦到汉。多少权臣最后势力膨胀到了弑君的地步,三家分晋便是血淋淋的例子。
云啸明白刘启的话。因为他也觉得自己已经混成了一个孤臣。
做孤臣是可怕的。出了事没人保。不办事有人告。办了事有人坑。反正是得机会便要踩上你一脚,不坑你个沧海桑田海枯石烂,誓不罢休。
刘启满意的走了。留下了丰厚的赏赐。
田汀�砉硭钏畹睦戳耍��戳艘痪淝崞��幕坝铩�
“我王娡有生之年欠你云家的,从此王家与你云家祸福与共永不相忘。”
云啸认为,王娡的这句话比刘启赏赐的金银值钱多了。因为从今天起,自己有了一个坚定的盟友。无论何时你都可以将后背交给她,因为她已经将后背毫无防备的交给了你。孤臣难做,还是找个人背靠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