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又有那样一个看着俊雅却是满肚子功名利禄迂腐不堪的哥哥,想来是委屈了林妹妹的。想着想着,不由得也滴下泪来。
凤姐儿宝钗都忙劝着,王夫人等跟着贾母拭了一回眼泪,也跟着劝。
贾母方才好了,黛玉又与两位舅母并薛姨妈、迎春等人厮见了,众人方又坐下不提。
一时提起林琰来,贾母等人都十分好奇。又听黛玉说哥哥本就是已经中了举的,如今要守孝,想来下一科是不能赶上了。
王夫人坐在贾母下首,对黛玉笑道:“大姑娘,这倒也无妨。本就是礼数儿孝道,抱怨不得。横竖你那哥哥又不大,再等下一科便是了。”
贾母看了她一眼,这也是做舅母的说出来的话?真是丢了大家子主母的风范。
转向黛玉慈爱地笑道:“若是这样,倒不如叫你哥哥也到咱们家学来附学,也免得他在家里一个人荒废了。”
黛玉尚未说话,外头丫头便通传:“大老爷二老爷并林家大爷琏二爷来了。”
一时除了贾母,满屋人都起身相迎。
门帘子打开,众人眼前一亮。
爵位
却说林琰由贾赦贾政等人带着,往贾母上房里来拜见贾母。迎春宝钗几个姑娘都忙起身,跟着李纨避到了碧纱橱中。凤姐儿却是依旧与宝玉并排站在贾母身边儿。
门帘子一打开,屋里众人便是眼前一亮。
素白软绸圆领阔袖长衫,腰间束着海水蓝色回纹腰带,头发并未像宝玉一般分成多股编为辫子,也没戴着通天冠,只在头顶以一只乌木发簪别住了头发。衣着素淡,却并不粗糙,衣领袖口处水蓝色回纹缠枝兰草的绣工很是精致,衬得人俊如玉,气质如兰。
林琰带着笑意的双眼扫过屋子里头的众人,看屋中站着不少人,上首处坐着一个白发如银的老妇人,定是贾母无疑了。她下边坐着的三个中年妇人,那个身上穿着绛紫色对襟团花儿长袄的,瞧着岁数儿最是年轻,当是贾赦的继室邢夫人;坐在她旁边儿的那个面上带笑,笑意未达眼底的,该是王夫人。另一侧坐着的,脸上神色比贾母尚显慈和些的,恐怕就是那个著名的“慈姨妈”薛太太了。
心里这么想着,快步走到贾母跟前,躬身一礼,“老太太安好。”
贾母满面笑容,慈和爱怜,点头笑道:“好!好个齐整的孩子!”又命他坐下说话。
林琰笑着又向邢夫人等问了好,方才告了罪,坐下了。
一时丫头奉上茶来,贾母又问他多大年纪,可曾念着什么书。林琰不及答话,贾政便先放下了手中的茶盏,笑道:“方才在外头书房里已经问过了,子非两年前就中了乡试,如今在国子监里念书呢。难得的是今年也不过是十七岁。比起宝玉来,真是天上地下了。”
说话间目光转到一旁呆站着的宝玉身上,见他听到林琰已经中了举时候眼中露出一丝儿不耐,当下心中气不打一处来。人家子非中举时候也不过是十四岁多的时候,如今宝玉也快十四了,却还在内院里厮混着,混没一点子出息!
瞪了宝玉一眼,贾政喝道:“宝玉!你林家表哥学问既好,人又老成,你日后多与子非学习才是!”
宝玉吓了一跳,慌忙看了一眼贾母,耳中听得贾政又很是严厉地“哼”了一声,忙飞快地作揖下去答道:“是!”偷眼看向林琰,只觉得他真真是白生了这样一副温雅的容貌出来,竟是被那些科举仕途经济学问污了。
贾母看贾政又教训宝玉,心中虽有不满,在外人面前却是不肯落了贾政的面子。再者听得林琰已经在国子监里时候,心里也不免一动。便只搂过宝玉摩挲着,口内笑道:“你父亲说的是,你林家表哥既是学问好,你便该常来往,也好请教进益些。”
又转头看向林琰,“这么说来,琰哥儿竟是在京中时候不短了?”
林琰起身笑道:“是。我原本在苏州老家那边儿学习。后来父亲回乡祭祖时候,将我荐到了京中的西山书院来。若是细算起来,倒是不止两年了。”
贾母不知,贾政等人却是知道的,京中的西山书院,那是满天下都极有名气的。算起来,这书院已经百余年历史了。书院兴建者还是皇家之人。自建院以来,里边不知出了多少三甲进士。便是状元榜眼的,也是有不少的。林如海当年,便是师从西山书院。只是那里名气既佳,收学生便极为严格。林琰能够入院学习,那必定是人既聪慧,又肯下功夫学习的。
贾政看向林琰的目光更加赞赏了些,便是贾赦,也捋须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