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第3/4 页)
。
这些倒霉的西夏士兵明明知道前面就是一道死亡之墙,可无法抗拒背后涌来的巨力,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身体朝长枪地枪尖撞去,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发出一片绝望的大喊。
而眼前的龙卫军步兵士兵则面无表情地稳这尾部深深刺进泥土的长枪,直到枪杆子折断,这才退后,把位置让给后面的战友。
“新兵能够被他们练成这样,吴家兄弟果然有才!”杨华心中感慨。虽然在扩充龙卫军步兵军的时候,他从其他各军抽调了不少老兵和低级军官进去,这才让这支步兵军团保持一定的战斗力。可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将龙卫军训练成一支强军,就其才具而言,吴家兄弟比河东镇其他的将领强太多了。
正看得欣慰,又是一股大力涌来,这一会杨华没能扛得住,竟然带着李清照被推出去十多米,直到撞到一个坚硬地东西,这才停了下来。
定睛一看,这里原来是一片废墟,以前大概是一处党项人的茅屋吧。
房屋已经变成了一堆黄土,但用石头垒成地洗衣台还矗立在那里。
党项人身上多这皮裘和麻布葛衫,这东西不太好洗,需要铺在清石板上用毛刷使劲刷。因此,西夏百姓的居所前都有一个长长的洗衣台。下面用条石垒成一个方台,上面铺着一个巨大的石板。
杨华被人流这一挤,正好撞在石板一角,身上的铠甲凹下去一个小坑。但清脆的响声也把他惊醒过来:就这么随着人海到处涌,用不了多久,只怕还真要被践踏到死。何不翻到上面去呢?
此刻,这条洗衣台上已经站了三个西夏人,他们死死地用手抓着石台一角,整个人都趴在了上面。
“这三个家伙还真是机灵啊!”杨华失笑:“赵夫人,咱们上去!”
喊了两声,居然听不到人回答。
杨华心中一颤,回头看去,却见李清照已竟软软地夹在两个西夏士兵中间,连叫喊的力气也没有了。
杨华大怒,伸去手去,对着两个西夏士兵的眼珠子分别一戳。那两个倒霉鬼疼得厉声大叫,捂着流血的眼睛蹲了下去,却再也没能站起来。
杨华眼疾手快,一把将李清照拉住。
“我没事。”李清照虚弱地叫了一声。
杨华见她没事,心中稍有些安稳。如果李清照真挂在这里,自己将来不但不好向赵明诚和皇帝交代,只怕也不好向汉语言文学交代:“看到旁边地石台没有,我们上去!”
话还没说完,二人已经被汹涌的人海又推出去两尺,眼看着就要被推离石台。
“起!”杨华顾不得许多,双手一抱,抱住一具丰腴的身体。这感觉很奇怪,但事情紧急,已由不得杨华心中一荡。他手上一用力,就将李清照扔到石台上去。
石台上本有三个西夏人,见又上了一个人,齐声喊,“人太多了!”就要将李清照往下推。
杨华蛮劲发作
横刀连连划出,将三个该死的家伙割破喉咙,顺手角一抓,硬生生将自己拉了上去。然后一脚一个,把三具尸从上面踢了下去。
石台不高,仅一米半模样,上面沾染了那三个死者的热血之后,很是滑腻。
杨华上去之后差点摔了下去,若不是李清照用力一拉,还真要死在乱军之中。
好不容易稳住身形,极目望去,杨华和李清照都抽了一口冷气。眼前全是青灰色的头皮在夜光中蠕动,如同夏天的茅坑,看得人头昏眼花。
李清照也缩在石台正中大口喘息,因为夜太黑,也看不清她的表情。
杨华有些担心:“赵夫人,你怎么了?”
大概是发觉这个洗衣台是战场上唯一安全的地方,无数双手向石台伸过来,狠狠地抓在边沿上。
李清照看到这么只手,一时有些发楞,半天才发出一声尖叫,一脚踢到一个西夏人的面门,直踢得那人鼻血长流,手一松跌回人海之中。
“好,赵夫人,看不出来你也是个女中丈夫!”杨华大笑,手提三尺青锋芒顺着石台绕了一圈,无数根手指跃上半空。
长长地惨叫声中,一大片人影落下地去,石台上的压力为之一松。
“啊!”李清被这样地惨状吓得叫出声来。她喘息着说:“我没事,杨将军小心。”
听到说没事,杨华心中安定下来,手中的横刀连连挥舞,不断将扑来地敌人砍倒:“赵夫人,其实你不该跟河东军来夏地的。一个女人家,何必自讨苦吃。”
李清照颤抖着声音说:“你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