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部分(第3/4 页)
不了我。”
“对了,你弟弟喜欢什么,等拿下李乾顺,立了功,我一并赏他。”
“我弟弟没什么爱好,就喜欢带兵。”
“哦,这个爱好不错。”杨华说:“仗有得你们打。
“
正说着话,对面顺州城那边传来叮当的声音。定睛看去,原来那李良辅征发了全城百姓正在修葺城防工事。
杨华有些恼火:“看样子李良辅有心当缩头乌龟呀!顺州不拿下,就没办法攻击兴庆府邸,这下子要被他给粘在这里了。攻坚战最让人心烦,我估计没个一个月拿不下顺州,只怕党项各路援军再至,就讨厌了。”
见杨华谈起军事,吴也不同杨华闲话,只说:“这么拖下去不是办法,不打到兴庆府城下捣毁夏人的指挥中枢,敌人只会越来越多。得想个办法将李良辅引出城来才好。”
杨华道:“我也知道是这个道理,可昨天李良辅吃了那么大亏,就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可能出城同我河东军野战。”
吴微微一笑,自信地说:“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我军不是有许多党项俘虏兵吗?大人可散布谣言,说我军内部各族士兵不和,被俘虏士兵皆有反意。到时候,大人再派出死间进城赚李良辅出城夜袭,大人可一举擒之。”
“这个主意好,可那李良辅也不笨蛋,如何才能引他上当呢?”
吴道:“大人忘记余良这人了。”
“一介书生,能起什么作用。”
“可这人是李良辅~舅啊,李良辅会上当的。问题的关键在野利良身上,此人以前也是风光过的,只要将军许以重利,并适当胁迫,我有把握让这个胆小的迂夫子走上这么一遭。”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城了
又道:“大人还是小瞧余良这个人了,他虽然是因深受汉学影响,只怕心中早恨不得拿自己当汉人看,对我军也不排斥。而且,此人以前在夏国也曾经风光过,李乾顺权位稳固后,他被彻底排除出中枢到灵州做了一个小小的学政,心中不恨李乾顺才怪。且,余良的家眷都在灵州,他已年过半百,膝下只有一个幼子。大人可拿他这根独苗一用。”
杨华想了想,立即做出决定:“好,这事就由你去办。你对余良说,若能赚得李良辅出城,我保他做顺州知州。”
“是,我马上就去灵州取余良过来。”
顺州离灵州并不远,两天之后,余良答应了杨华的条件从灵州来了。
这个老夫子拍着胸脯说:“这次定能说服李良辅投降杨大人,归顺天朝。”
杨华吓了一跳:“余老夫子,就别去当说客了,只要把李良辅赚出城了就成。”他还真有点怕这个老书生节外生枝,画虎不成,反类其犬。
“那是自然。”余良不住点头:“我就进城去说,河东军残暴,虐待党项俘虏。八万多党项降兵定于今晚暴动,请李良辅务必出城协助。”
“甚好!”杨华猛地点了点头。
二人推敲了一翻细节之后,余良化装成一个平民朝顺州走去。
看他老书生的背影,杨华对身边众将军淡淡地说:“如果不出意外,今夜李良辅就会前来劫营。传我命令,让士卒好睡上一觉。等到二更天时,埋锅造饭。三更之时,各路大军悄悄埋伏在大营两侧,结成一个口袋,等李良辅往里面钻。于忆,你带两千人留在营中,四下放火,装出我军内讧的模样,引党项人来攻。李鹞子,你带骑兵截住李良辅回城道路。此战务必要全歼李良辅的贺兰山军团。”
杨华站起身来,提高声音说:“各位,只要拿下李良辅,党项人已没有一支可以野战的军队。银川平原,黄河东西,将任由我河东军从容驰骋。”
“遵命!”
时间不断流逝,很快到了半夜。
今天的夜色分外地亮,一轮圆月高挂天上。大概是因为没有高大建筑阻挡的缘故,站在离河东军大营十里外的一处小山冈上,杨华极目西望,竟隐约见看到远方地平线上那一抹蔓延地山脉。
那大概就是贺兰山吧?
月亮一点点从贺兰山那边升起,将天上的星光逐一驱散,只东面的天空有三五点星星闪烁不定。
秋虫的声音已经听不见了,只草叶上有露水凝结,在月华下晶莹得不忍触碰。
“今日竟然是九月十六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果然如此。”说话的是身边地李清照。
作为这次西征的随行人员,李清照的主要任务是带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