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3/4 页)
“起来吧。你是节度使,我也是节度使。你我各为其主,不用如此大礼:”杨华也换成普通话,淡淡地说:“我还真没想到你这么大个官居然被派来攻城,还陷在城中。你们辽国文人还真有勇气啊!”
“回侯爷的话,王纳也是被逼的。”一谈起这事王纳大为愤慨,“女真蛮子实在可恶,我虽身为节度使,在他们眼中连一个普通军官都比不上。而且,我官还是因为要当使者,吴乞买这才特意提拔的。金人……根本就瞧不起我们汉人。”
“你是汉人,为什么帮着女真打我们大宋?”杨华抬头看了他一眼:“起来坐着说话。”
“是。”王纳规规矩矩地起身坐好,道:“我祖上是刘知远的一个幕僚。至于帮女真打汉人,将军这话说错了。我辽国汉人已经在河北生活了几百年,同大宋朝地南人却没有任何关系。”说到这里,王纳眼睛里带着一丝轻蔑。
北宋之时,北方人多厌恶南方人,比如出身在山西地寇准就曾公开地表示过对南方人的不满,说“尤恶南人轻巧”。这也是有历史渊源地,北宋的统一是由南至北,用了十余年时间才消灭了南唐等南方国家,基于胜利者地心态,北方人大多瞧不起南方人。且,宋朝还有不以南人为相的传统,这便导致南方人地位不高,而北方人多猜忌和限制南方人地现象。
至于辽国汉人受这个风俗的影响,更是瞧不起比他们更南的宋人。因为辽国比宋国更强大,而且,辽地汉人大多以汉人正宗自居,反认为宋人是异类,是南人。
这事情杨华是知道的,他也认为,辽国人也没有为大宋尽忠的义务。因此,对王纳他还是很客气的。若换成宋人做了汉奸,以他的脾气,直接推出去砍了。
“哦。”杨华点点头:“王纳,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没人了。”王纳表情有些呆滞:“燕京城破之后,我王家满门走得走死的死,到现在我已经孑然一身……人命如露,日出而浠,生也好,死也罢,不过是白驹过罅。到头来,大抵是梦幻泡影。”
屋中四人都安静下来。
杨华也有些难过,叹息道:“亡国之臣,亡国之民……这几日听说你在城墙上防守,做了赵明堂将军的参谋,屡屡献上良策,也算是戴罪立功。若非如此,我真要拿你的头祭旗了。”
听杨华说起这四天惨烈的攻防战,王纳身体一颤。
那是何等残酷的血肉战场啊!
说来,当初他也曾经想过一但金人再次攻城,自己找个机会偷偷逃跑。可一但开战,事实并不如他所想象的那样。双方都杀红了眼睛,只要看到前面还有站立着的活物就毫不犹豫地一刀。自己若逃跑,最大的可能是被汹涌而来的女真人砍成肉酱。女真人都有自己的语言,王纳一口流利的汉语,不被当成敌人才怪。
反倒是城上的河东军真把他当成了自己人,好几次,王纳都差点被攻上城来的女真人杀死。若不是有太原人的拼死相救,早就变成了一堆白骨。
他记得当时正躲藏在箭楼里观战,一个女真士兵怪叫着挥舞着刀子朝他冲来,当时无论自己如何解释都没有用。
城墙之上,所有人都变成了野兽。
一个提着锄头的太原百姓扑了上来,抱着那个金兵跳下城墙。
这事就发生在王纳身边,他没想到,金人居然要杀自己,而救自己一条命的反而是敌人。是的,太原百姓已经把他当成自己人。尧舜之民,炎黄子孙……这大概就是民族存在的意义吧。人可以死,国可以灭,但血液里的传承却不可以消失。那次战斗结束后,王纳亲自吊下城去找到那个百姓的尸体,抚摩着那张憨厚的面孔失声痛哭。这是山西,秦人、汉人、唐人都在这里流过血,战斗过,他们都有着同一个祖先。
也就是从那一天起,王纳忘记了自己究竟来太原做什么。
“王纳……王纳这是不得已而为之。若城破,王纳第一个要被女真人杀死。城上那么乱,几百人挤在一起,谁也不认识谁,都同时朝一个方向攻去。若金人真杀过来,他们才不管我说什么呢,只要是汉人打扮的就是一刀。王纳只有努力协助赵将军,无论如何,先保住一条小命再说。”王纳想起那片尸体的海洋,神色凄楚。
“原来是这样。”杨华点点头:“你倒是晓事,也能分清楚轻重缓急。连续四日的血战,女真固然付出了两千人的代价,我太原也牺牲了四千多人……”这次因为是守城,杨华自然舍不得将主力精锐放在城墙上,守城的士兵都是辅兵和乡勇,一遇到金人主力精锐,死伤极其惨重:“王纳,我问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