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页)
横刀,平稳地走到山羊面前,手轻巧地一挥舞。也不见他怎么用力,“唰!”一声,半截羊身子从空中落下,在地上滚了一身的黄土,竟有一种说不出的流利。
“好刀!”李鹞子充满金属颤音的声音传来,他爱不释手地摸着刀身,笑道:“将军,这刀是用来切割的,而不是直砍。每一刀出去都得加上一个推拉的动作。”
“我明白了!”梁红玉欢呼雀跃,也有样学样,抽刀上前。一道圆弧状的刀光闪过,又是半截羊身落地。
“再弄一条羊出来!”梁红玉大声叫嚷,如此好刀在手,叫她欣喜异常。
“可别,再砍,这肉就吃不成了。”万千笑眯眯地命令徒弟搬出一具皮甲罩在一个人形木模上,“战场之上,敌人也不可能光着身子给你砍,且试试遇到铠甲效果如何。”
“好!”梁红玉走上前去,一刀划过。
毫无悬念,牛皮所制的铠甲纸片一样分开。
“再来一具。”梁红玉神情亢奋,“换铁甲。”
“吱啦!”铁甲也被顺利切开。
如此犀利的切割效果让杨华抽了口冷气,他无法想象,自己手下五十精锐挥舞着这种锋利的武器冲进敌阵时的情形。以女真人身上那薄弱的皮甲,遇到他们还不断手断脚。
不过,接下来的情形就不那么顺利了。
又换了一具铠甲,木模上套着的是一具贵重的索子甲,梁红玉一刀划出去,虽然在甲上带出一串火星,也顺利地将其切开,可一双手也被震得酸了。她甩了甩手,“这甲不好对付,再换一具,我就不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铠甲能够防住横刀。”
万千道:“姑娘,步人甲就能防住横刀,我以前也试过的。”
“我不信。”梁红玉连连摇头,“快换上来。”
“不用了。”杨华道:“横刀制造不易,也只能用来装备少量的精锐部队,用来突袭还可以,真上了战场还得靠长枪大斧。”
“也是这个道理。”梁红玉点点头,这才停止破坏行动。
横刀量产是不可能的,再说,短兵器也没实际意义,未来大量装备军队的还得用普通的单刀,这一点还真让人无奈。
但杨华这次来兴国坊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到合适的长兵器。战场之上,步兵武器的选择不外乎三个原则:长、重、利。
符合以上三原则的兵器有不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长柯斧、长戟、关刀。
但是,这三种武器也有其不方便之处。长斧固然笨重锋利,一斧下去,敌人身上就算有再厚实的铠甲也要被砍成两截。无奈这东西实在太重,又没有戳刺功能,有其弱点;至于长戟,这武器很是厉害,尤其是西方那种带斧头的开罐器,更是重甲步兵的克星。但这东西不好练,因为旁边带有横枝,重心偏于一旁,士兵不好操作。而且,这种武器和关刀一样都属于制造工艺繁杂的类型,短期内也没办法大量生产。
那么,唯一一个选择就是陌刀了。
这东西能刺能砍,是唐朝步兵精锐的标准配制。
在唐朝,军队中都设有陌刀队。每人一把陌刀、一只横刀、一把步弓,再加上坚固的明光铠,在战场上一杵,简直就是一道钢铁长城。在玄宗时,唐朝两千陌刀队横扫整个西域,杀得敌人闻风丧胆。
要知道,敌人可是装备了大量战马的呀。光“一刀下击,人马俱碎”这一点就足以让杨华砰然心动。
盛唐飓风,天威加于四海,那是一个让所有汉人向往的岁月。
第三卷 金瓯
第六十七章 陌刀
但事情又有变化。
当杨华请万千被自己制造陌刀的话刚一说出口,万千忙道:“杨将军,这东西我没办法造。并不是不能,实在是因为陌到究竟是什么模样,根本就没人知道,祖上遗留下的图纸中也没这种东西。你总得给我说个大概的模样吧。”
“啊!”杨华有些郁闷了,转念一想,却也明白其中道理。
陌刀这种武器应该不是很复杂,可为什么失传却有其道理的。这东西重。按照后人推测,起码在十五斤以上。十五斤看起来虽然不是那么让人吃惊。演义书上常说某某人兵器碗口粗细,重八十斤。可仔细一推敲,这东西也不是那么可信。
冷兵器时代,一场会战,打上一整天很平常。一件几十斤的武器,舞上几下对一个普通士兵来说很简单,可战争不是表演,不要说八十斤,给你一个四十斤的长兵器,穿上四五十斤重的铁甲,急停急砍几百上千下,就算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