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第3/4 页)
罢了,他却在我国边境频频动作,有东进的意图,当我是那么好欺负的!”
听到杨华要东征,伪齐朝的百官是知道河东军厉害的,都吓得同时一颤,再说不出话来。
看群臣一脸煞白,刘豫继续哼了一声:“众卿也不用担心,宗翰将军说了,他马上带着大军从东京来河北,同杨华大战。河东军再厉害,还能厉害过女真。”
话虽这么说,群臣还是苦笑。女真人再厉害,还能厉害过河东军,宗翰可是杨华地手下败将,这一点,所有的河北人都知道。
见众人都面带恐惧,刘豫也闹了个老大没趣,只讷讷地安慰众人:“众位爱卿放心,宗翰将军马上就来,四皇子的大军也将从镇江来河北,到时候完颜昌将军地部队也将从山东调来围攻杨华。难道那杨华还有三头六臂不成?若能一举擒杀杨华,夺取山西和宁夏之地,囊括四海,易如反掌也!”
刘豫站起身来,
发:“即日起,朕将调动大军配合金国友军行动,歼犯之敌。李成,你马上带部队去真定,帮朕守好太行山隘口。”
“是。”李成站出来,神情淡漠地说。
刘豫:“曹成。”
曹成慌忙跪在地上:“小民在。”
“朕任命你为武义郎,调到李成将军麾下任职。”
曹成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去真定了。看来,木公公没少做工作,他大声道:“遵命!”
“好,退朝之后,你收拾一下,立即随李成出发。”
“是。”曹成也没想到事情这么急,看来,河东军已经出发了。
散朝之后,曹成也没回驿馆,径直随李成去了磁州。一来,他身无长物,也没什么可收拾的。且,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面队金氏。此刻的自己无法对她做出任何承诺。
这就是乱世呀,深重的无力感泛上心头。
但是,终于回到军队,熟悉地感觉又回来了,军务繁忙,倒让他忘记了这些不快。
这次来北京李成没有招募到多少合格的士卒,只胡乱地拉走了三千人了事。看这些士兵,平时站队列的时候还人模人样,一行军,就放鸭子了。
这让习惯了河东军铁一般纪律的曹成很不习惯。
到了磁州,李成也不敢耽搁,立即尽发大军北上真定,接收防务。磁州这边,李成手上还有万余军队,这点兵力自然不是河东军对手,但守城却已足够。
看到真定巍峨的城墙时,曹成不禁有些担心,如果河东军真不顾一切攻城,损失会很大地。还好,现在有自己这个内应,只要擒杀李成,袍泽兄弟们也不用付出那么大地伤亡。
真定城中本有一千女真守军,李成来后,这一千人换防回了北京。现在真定知府是刘豫的弟弟刘益,这小子是一个大草包。虽然是这支军队名义上地统帅,可一到真定却只知道吃喝玩乐,一应事务都推给了李成。
只要搞定李成,真定也就到手了。刘益,废物一个,曹成还不放在心上呢!
很快,河东那边的情报传回来了。这个消息对刘豫地伪齐军是一个噩耗,对曹成来说却是一个特大喜讯。
王彦投降了杨华。
王彦的八字军战斗力强大,所部都是河北豪杰,所有人都在面上刺着八个大字“赤心报国,誓杀金贼”。他们去年在河北声势浩大,所部十万,可说是威震一时。不过,在金军地围剿下,军队大部被歼,只能无奈地退到太行山区,手头兵力也不过三千。
因为太行山实在太苦,这三千人只能西行进入隆德府,以军就食,给河东镇制造了很大麻烦。当时,杨华还在宁夏,无暇东顾。留守太原的古松也拿王彦没任何办法。
可是,等杨华平定西夏,全军班师之后,王彦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全军被围,只能无奈地投降了天承朝,做了一个地方团练使。
据线人来报,王彦地军队战斗力极强。可惜,他们遇到的是河东军精锐中的精锐游奕军,那可是一支有着五千人地骑兵部队。而在平原之上,八字军一遇到骑兵战又不是,逃又不是,被折磨了一天,又想到,反正是赵宋的军队,天承朝和建炎朝都是一回事,都是正溯。于是,王彦也只能无奈地投降了。
王彦投降之后,杨华后方稳固,自然可以全力东征,且,河东军手头的骑兵部队的实力已经不下于女真。这样地消息,对伪齐军而言,绝对是个噩耗。
在收复王彦之后,杨华全军出动。所部龙卫军一万人、捧日军一万、天武军一万、游奕军五千,全是百战雄师。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