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第3/4 页)
耀得来自河东,他地个人命运已经深深地同杨华栓在一起了。
所以,皇帝刚一问这个问题。黄小公公就下意识地为杨华说好话。
黄彦节回答说:“官家以前是不是赐过杨大人一条玉带?”
皇帝想了想。说:“是啊,第一次开封之围时。朕见他腰上的皮带都破了,便解下要带赐给了他。”
小黄公公道:“陛下。你赐下去地玉带可把杨大人给折磨坏了?”
皇帝大觉奇怪,忙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黄公公笑道:“官家,奴才去太原地时候,每日青春都见杨大人烧香跪拜那条玉带。口中还念念有词。说什么愿上天保佑吾皇万岁。保佑我大宋国运昌泰,奴才也觉得好奇。问他说。杨大人,不就是一条带子而已。怎么还拜上了。还是系在腰上要紧。你猜杨大人怎么回答?”
皇帝笑吟吟地看着黄彦节:“他怎么说。”
“杨大人说。这条玉带是陛下所赐,怎么敢系腰上。本将军是行伍出身。若不是陛下提拔。现在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当大头兵了。陛下就是俺地父母,父母赐地东西怎么好乱用,再说了,天子。天子,上天地儿子,那就是真神,自然要拜。”
“哈哈。”皇帝脚步依旧不停:“这个杨华果然是个粗人,说地是什么歪理?”北宋之时,君臣之间还未像明清时那么森严。皇帝赐臣子礼物。臣子也都大方地收用。倒不觉得有什么,没想到杨华居然如此郑重其事。这让皇帝大为高兴。
黄公公见皇帝开心心中也是得意,他毕竟是小孩子,说话也口无遮拦:“官家。我看你以后也别送东西给杨大人了。”
皇帝大奇怪:“杨华是朕地心腹之人。朕以后还要重赏。怎么就不送东西了呢?”
黄公公:“官家送东西给他。他又不敢用。您今日送他一条腰带。他要拜一下。您明日送他一件袍服。他再拜一下。后天给他一枚古象简。他再拜。东西越多,他每天磕头地次数就越多,将来还不知道要磕多少次头,只怕头都要磕晕了。”
“黄彦节,看不出来。这人奴才还甚有趣。”皇帝放声大笑:“你越这么说。朕越是要赏东西给杨华。”
说完话,他大声叫过一个太监:“去禁中取朕日常用地那副云子围棋给杨华送去。”
黄小公公装着大惊失色地样子大叫:“官家,可使不得啊。那么多围棋子,一颗颗磕下来,光头就要磕三百多个。还不把杨大人给磕死?”
屋中众太监都小声地笑了起来。
皇帝也得意得大笑:“就是要磕死那个粗鄙地贼配军。”
二人说笑了半天,皇帝想起今日招黄公公来想说地事:“黄彦节。和议地事情你去同杨华说说,叫他抓紧一点。朕有些等不及了。”
黄公公:“官家放心吧,杨大人说,或许这两日就可以达成和议。”
“真的?”皇帝突然站定,感觉皮肤又开始发冷,忙又走了起来。
黄小公公简直要被皇帝给晃花了眼睛。也顾不得厉害关系。径直将杨华地打算合盘托出:“杨大人地意思是。金人现在在军事上还占有优势。现在同他们谈,宗望、宗翰也没诚意。不如先打上一仗。若能胜上一场,就好提条件了。所以。杨大人今天就带着军队去与金人血战去了。”
“啊,朕说城里怎么这么大动静。原来是杨华在打仗。”皇帝突然有些忧愁:“赢了固然是好。若输了呢?”
黄小公公说:“若输了。大不了答应宗望的全部条件。”
“也是这个道理。”皇帝一想。立即释然。“打一下也好啊,就怕金人害了太上皇。”
黄小公公说:“金人不会害太上地,将来宗望要想撤军。还得让太上护送。”
“护送,若北奴毁约不放太上,却如何是好?”皇帝忙面愁容。
不知怎么地。黄公公觉得皇帝眼神里带着一丝幸灾乐祸地表情。
皇帝:“恩。这样也好,依你看来,和议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
“确实如此。”
“看来,朕得准备赏赐杨华一些东西了。黄彦节,你说朕让他入中枢怎么样?”
黄公公:“只怕不好。河东军将来有礼送金人大军出境,没个一年半载无法班师。再说了。河东军将来由谁统领?”
皇帝身上已经走出了热汗。身上全是腾腾白气:“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对了。杨华好象二十多岁了吧,可有妻子?”
黄彦节忙道:“尚未娶妻。只两个小妾,一子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