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页)
晰地看到这个现象。
钧窑对中国陶瓷史有个巨大的贡献。它以铜为呈色剂,在高温下一次呈现红色。这不仅是对中国陶瓷史的贡献,也是对世界陶瓷史的贡献,这个贡献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都是辉煌的。
我们对陶瓷要有一个基本常识的了解:陶瓷上所有的颜色都是金属在高温下呈现的颜色,比如青色是用铁来呈色。钧窑用铜作为呈色剂有一定的难度,铜在高温下会挥发,会变得没有颜色。钧窑为什么使用铜作为呈色剂呢?因为当时钧州的神垕(音后)镇出产孔雀石,孔雀石含有大量的铜。所以就近取材,用铜做呈色剂,使钧窑在高温下呈现出红色。尽管那个红色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说,不是大红色,但已经非常接近于鲜艳的红色了。
钧窑属于窑变系的瓷器,理论上讲,它的呈色在入窑之前不能控制。古人对钧窑有这样的赞美…〃夕阳紫翠忽成岚〃,就是说颜色忽然产生变化了。所谓〃窑变〃,是指进了窑以后,在烧造中才产生的变化,人力不可控制。行话说〃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就是钧窑的本质。钧窑在烧造的前期绝对不可能控制,但经过工匠长时间摸索,慢慢能够在一定限度之内有所控制。这个控制需要高超的技巧,要摒弃过去钧窑烧造的随意性。今天能看见钧窑瓷器中带有明显的笔触,最有名的一块盘子叫〃三潭映月〃,明显地画出三道,中间无意中掉了一个点,所以叫三潭映月。从这样的钧瓷当中,能够看出钧窑后期的可控性。
清末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对钧瓷做了一个总结,他的总结非常文学化,但是非常准确。他说:〃元瓷之紫聚成物形,宋钧之紫弥漫全体。〃宋代钧瓷的色泽是弥漫状的,颜色的边缘完全看不清,而且往往是一个整体。比如一个花盆,就是一个统一色,全是玫瑰紫的。到了金元以后,钧瓷上开始有明显的色斑存在,每个色斑可以聚成一个物形,像刚才我们说的三潭映月,就聚成了一个物形。许之衡的说法,从某种意义上也概括了宋钧到元钧的一个变化过程。
【蚯蚓走泥纹】
民国以前,宋钧鉴定有绝对特征,这个绝对特征被喻为〃蚯蚓走泥纹〃。蚯蚓走泥纹的形成,是因为钧瓷的釉非常厚,能够厚达七八毫米。釉不仅厚,还黏稠,所以在冷却的时候,有些介乎于开片和非开片之间的那种被釉填平的地方,会形成像雨过天晴以后,蚯蚓在湿地爬过的痕迹,被文人形象地比喻为〃蚯蚓走泥纹〃。这个特征在民国以前无法仿出来。最近这些年,河南神镇的窑厂不停攻关,已经能把过去的特征准确地仿出来。所以蚯蚓走泥纹在今天已经不是鉴定的绝对特征了。
我就碰见过一个阔太太。她捧着一个钧窑大花盆来找我,说:〃马先生,你看看,我这个花盆是真的假的?〃在陶瓷鉴定当中,很多时候我们回避这个〃假〃字,一般都说:〃你这东西看新,不老。〃都是用很委婉的话来说。你说是个假的,有人就说:〃怎么是假的,不是瓷的吗?怎么假?〃他跟你扳杠。我看了以后就说:〃您这个花盆不老。〃她说:〃怎么不老啊?我这有〃蚯泥走蚓纹〃啊!〃我说:〃那叫蚯蚓走泥纹,不叫蚯泥走蚓纹。〃她说:〃我知道,就是蚯泥走蚓纹啊。〃她的知识学得十分不清晰。她在自己没有充分掌握的情况下,就认为这个招数学到了。她认为有了蚯蚓走泥纹,就一定是真的,嘴里还说的是〃蚯泥走蚓纹〃,把我都差点儿带坏了。她一说我就乐了,我说:〃这个特征今天已经不是绝对特征了,不能依靠这一点来判断真假。”
我想,学知识一定要扎实,一定要弄清前因后果,比如〃蚯蚓走泥纹〃是怎么形成的,一定要弄清楚,别说成〃蚯泥走蚓纹〃。这就跟唱歌一样,大部分人就会唱一句半句,总上不了台。比如流行歌曲,大部分人都能哼哼,但是能真正上台把整首歌唱下来的,我想都是专业歌手。知识不能掌握片面,一定要掌握全面。
【钧窑底刻数字之谜】
官钧瓷器有很多带有底刻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都有。为什么刻这些数字呢?一千年以来,后人都在研究刻数字代表着什么,用了各种方法去推论,但至今无解。有人认为数字跟瓷器大小有关。编号越大,个头越小,也就是一号最大,十号最小。结果后来发现不是那样,有七号比四号大的,也有四号比七号大的,都可能出现,所以不是按照这个规律走,不能说明编号是为了尺寸。另外有人认为红色调的钧瓷刻单数,蓝色调的刻双数。这个也说不通。钧窑在一开始不能控制颜色的时候,怎敢在底下写数?我在底下写一个双数,结果出来是蓝的,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