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页)
”等故事更是广为人知。玉玺井传为李自成退出北京城时,将明皇室一颗玉玺带来夹山,因恐官府搜索而弃于此井。雍珍,有寺僧捞出,献于知县,知县转呈于朝,后人即称此井为“玉玺井”。
亦传他在夹山寺中轴线第四殿堂的佛座下面,修了一条高两米、宽两米、全长百米以上的地道,据说里面还藏有兵器。毫无疑问,这是奉天玉和尚的战备性工事建郑既然出家为僧,了脱尘缘,要修这样的工事藏下兵器干甚麽?无非是等待时机,重振其鼓,再创奉天倡义的辉煌。
康熙十三年(1674)三月,虚年七十的奉天玉和尚入灭,起弟子野拂和尚恐清朝政府得知刨坟抛尸,即将其师荼毗后将舍利子装进青花瓷坛,另用一个同样的空无一物的瓷坛做掩护,然后在夹山西南十五千米处堆四十八个疑冢,以为奉天玉和尚落葬,实则抱舍利坛到洛浦寺,还将奉天玉和尚原做大顺帝时所穿龙袍和皇冠,殓入红木棺,浅葬于寺之西坡。野拂更居住在洛浦山朝阳观内守灵三年。
当我们向了空和尚打听李闯王的事情时,他总是一副忌讳莫深的样子,不愿意接茬。这使得我对这些传说更加深信不疑。
这时,田古道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自己从小就听说过的“众鬼护主”的故事,这个故事当然与李闯王有关。
说是奉天玉大和尚在夹撒谎内寺圆寂数年后,有人向朝廷告密大和尚就是李闯王,于是朝廷派官兵前来刨坟鞭尸。因鞭尸毕竟不是什么雅事,朝廷怕传出去有些难堪,于是,官兵选择夜晚进山挖坟。夹山寺因其地两山相夹,一道相通,故名夹山寺。当数百官兵进到夹山峡道时,突然,山谷间吹起一股巨大的阴风,令人不寒而栗。接着,峡道两旁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那声音有些不正常,似乎有人在故意摇曳所致。
官兵继续前行,将近坟墓,道路两边突然窜出众多的山间野兽,其中不乏猛兽,有两只大虫拦道而啸,那声音令人发毛,亦有毒蛇呼啸而至,示威似的向官兵吐着红红的毒舌,样子甚是恐怖……,领队的官府统领见状,命令箭攻与火烧,才将那些野兽击退。
再往前行,即至闯王墓。官兵正准备挥戈挖坟,此时,周边的其他坟冢突然冒出缕缕青烟,随即袅袅升起,接着,四处又冒起鬼火,那鬼火时隐时现,时亮时暗,诡异得很。因为领了朝廷的旨意,带兵统领别无选择,否则交不了差,于是强行命令刨坟。
当兵的也不敢违抗军令,麻着胆子开挖,刚一开刨,突然发出一声惨叫声,原来一个兵勇一锄使劲挖下去,却挖在了旁边一个兵勇的脚上,将对方的脚掌从脚腕处齐齐砍断,顿时鲜血四溅,那伤者发出惨绝人寰的嚎叫,回荡在坟墓,增添了几分阴森的气氛。不久,那伤者被抬走,兵勇们继续挖坟,接着更为恐怖的事情发生了,不是挖到了旁人的身上,就是手中的锄头似乎被人从后面拖住,动弹不得,最后,有人竟然挖道了同伴的头部,其状惨不忍睹。官兵大骇,不敢再继续下去,草草收场,鸣锣归去……
后来人们说,那是闯王那些死去的侍卫兵士的幽灵忠心护主。
见了空和尚对李自成的事情颇诬讳,我们也不好深问。
第五卷 太监命根子 第四章 阉猪匠
一路上,没有了谈资,更显无聊,总归要捋些话题来消磨时光。
“了空师傅,你们夹山寺系佛教法门,如何有太监入寺呢?”田古道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对这个话题,我也很是好奇,只是出于礼节,没有多问。
“这里面说来话长啊,得从明朝的大太监田义说起”,了空和尚对这个话题似乎并不介意。通过他的叙述,我们知道了一些枝枝叶叶。
历代宫廷太监死后,一般葬于京师顺天府西边,那里有颇具规模的太监墓群,但太监墓葬一般难以保存完好,像魏忠贤的豪华墓葬,就被大清朝康熙爷下令平毁,其他太监之墓历经浩劫,也早已荡然无存,唯独田义墓保存尚好,为何一个明朝太监的墓能保存到现在呢?主要因为墓主人田义口碑不错,所以没有遭遇其他大太监生前威风八面,死后被刨坟挖骨的下场。
这位田义,是从一个乡间穷孩子逐渐成为朝中权倾一时的人物,在他九岁入宫到去世的六十三年宫廷生涯中,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三个皇帝,当年曾位居明代太监的最高职位,万历皇帝对他极为宠信。
田义最高的官职是司礼监掌印,为正四品官,按制他的俸禄本该是一年二百八十八石,而由于皇帝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赏赐,到最后逐增至六百余石,以此数目而论,相当于从二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