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2/4 页)
的了,我让田古道收起天禄旗,租了一辆骡车,可免却脚履之苦,三人上车,直奔长沙府而去。
以前赶尸,都是在崇山峻岭间行走,这时来到平地,田古道和鬼崽妖,还有我,东张西望,对地理之变化,以及路上行人衣饰之变化,都倍感好奇。
“秀才,照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我们即可抵达长沙府。”田古道显得很兴奋。
而此时,离开考还有几个月样子,时间充裕。早点抵达长沙府,我也好租个房子好好温习功课。
当骡车抵达湘乡的时候,天色已沉,我让马夫停车打尖。
此处离长沙已经不远,我也不着急了。
在湘乡,我想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情,是前往湘乡文庙祭祀一番。
文庙供奉的是孔子,也称孔庙。孔子是读书人的鼻祖,为历代儒生所瞻仰,学童一入私塾,首要之事就是向写有“天地君师亲”的牌位磕头跪拜,其中的“师”就是代表孔子。湘乡文庙久负盛名,我大清朝历代皇帝,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咸丰、同治诸帝皆御赐过牌匾,并有御碑,足见其雄停当然,我去文庙祭祀,还是想祈求孔圣人能保佑,赐我功名。
第二件事情,去拜谔一下文正公曾国藩的祖宅富厚堂。富厚堂能够培育出文正公这样的伟丈夫,我想,那里一定是块风水宝地,我想去沾沾灵光。文正公曾国藩历来是士子的楷模,也是读书人的骄傲。出生于湘乡富厚堂的文正公六岁时入塾读书,八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十四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道光十二年考取秀才,刚满二十八岁便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仕途通畅,最后被加太子太傅,封一等毅勇侯,赏双眼翎。文正公一生好学,即使后来行军打仗,文正公也卷不离手,其好学一直被士子们所广为传诵。
对于第二件事情,田古道大放厥词:“秀才,据说那曾国藩杀人不眨眼,被人称为曾剃头,他的祖宅有什么好看的!”
“你不懂就少出狂言。文正公开杀戒,那也是奉了朝廷旨意,非个人意图。再说,文正公主持修复江南贡院,多少状元以及朝廷重臣皆出自江南贡院。且文正公历来提携新人,左宗棠、李鸿章等莫不受其恩携。由此观之,文正公实为我读书人之楷模……”我喝斥道。
一行数人,夜宿湘乡城。
当晚,我斋戒,沐浴、更衣,准备好香烛。
一夜无语,睡去。
睡至半夜,却被一阵箫声唤醒。
闻那箫声,凄惋哀怨,直锥人心,我虽亦善洞箫,依然难以抗拒这悲怨之声,闻之莫不雪涕。听声音,就知道悲哀已入骨肉,心已碎且死。
我大骇,问店老板:“这吹箫的是什么人?”
第六卷 赶尸大会 第二十一章 状元桥
店老板答曰:“客官有所不知,这是街尾的王三郎,科考屡屡不中,一直郁郁寡欢,前两日,他的妻子又得病而亡,更是悲痛欲绝,动了死的念想。乡人夺起箫,见箫间竟有血痕!”
于是,我举洞箫而吹,作愉婉和悦声,以杀其悲。没多久,那悲切的洞箫停了下来。我嘱店老板:“现在应该没有大碍了,你明天嘱咐他的亲人,将他的洞箫劈了,然后煎而饮其液,便可治愈心病。
店老板点头应了。
翌日,天刚刚亮,田古道与鬼崽妖还在熟睡之众,我便心怀虔诚来到文庙。文庙重檐斗拱,红墙碧瓦。棂星门、钟鼓楼、大成殿、崇圣殿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晨曦中的文庙,无不透着至圣先师的威严。虽然历经宋、元、明、清四朝的风雨洗礼,却依然庄严肃穆。
大成殿内,一尊高大孔子塑像赫然入目,身着一身帝王服饰,形态栩栩如生。孔子乃至圣先师,即使帝王不过也是他的弟子。地位之高,无人可以撼动。
大成殿前矗立着“先师孔子赞”和“四大贤赞”两座御碑,并悬有多种御赐扁额,有康熙二十二年颁“万世师表”匾;雍正元年颁“先民未有”匾;乾隆元年颁“与天地参”匾;嘉庆四年颁“圣集大成”匾;道光元年颁“圣协时中”匾;咸丰元年颁“德齐帱载”匾;同治二年颁“圣神天纵”匾。
看到这些御匾,我心里肃然。对孔子的尊敬之情油然而生。
此时,大厅内空无一人。我心下很是高兴,今天我烧的是头香。烧头香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好运。
我将带来的三牲摆上祭坛,上檀香,然后毕恭毕敬地来到祭台之前,行三跪九拜之大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