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又一个“阿姨”地叫着。干家务也很积极,吃饭的时候一个劲地给赵大妈夹菜,吃完饭后又抢着去洗碗。以后萍每次来家里,都给赵大妈带礼物,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还热情地帮赵大妈干这干那,让赵大妈感觉就像平白无故地捡了一个亲闺女一样。
萍叫得赵大妈那个心花儿开得呀,到处炫耀她未来的儿媳嘴巴甜,懂礼貌,眼里有老人。
婚后,儿子跟萍平时上班,中午晚上就来家里吃饭,有时在家住,有时去新家住。这时赵大妈跟自己丈夫也退休了,就专心伺候儿子儿媳吃饭。萍在结婚后,还是叫她“阿姨”,赵大妈心里虽然觉得有些别扭,但想到刚结婚,肯定会不适应,应该给她一个适应过程。赵大妈从儿子娶了这个儿媳后,从心里把萍当女儿来看待,认为她上班辛苦,每次吃完饭都不让儿媳洗碗,家务活更不会让她干了。
时间久了,儿子儿媳来家就只是吃饭,然后抹抹嘴巴去上班。但赵大妈还是蛮高兴的,因为虽然退休了,有事情干着,人也不无聊。每天早上起来就琢磨着做什么饭,去菜市场看什么菜新鲜,买来怎么做好吃,就这样一天下来了,人也很精神,过得很知足。
有一次周末,儿子跟萍在家休息,上午的时候,赵大妈刚想出去问问儿子儿媳想吃什么,她好买来中午做。听到客厅里看电视的儿子跟儿媳说,中午咱们吃排骨吧,我去买,你来做吧。谁知,儿媳立马说:“你在家好好看你的电视吧!让你妈做吧,她做得好吃。”
赵大妈推门出来,儿子看到妈妈显得有些尴尬,儿媳却一本正经地在看电视。赵大妈说:“你们想吃什么呀中午,妈去买。”儿子说:“妈,我去买点排骨咱们吃吧。”说着儿子要起身,儿媳悄悄在儿子后面捏了一把说:“你看电视吧,你不会买,妈知道哪的排骨好。”
儿媳的行为像一根刺一样刺进了老人的心,在去市场的路上,赵大妈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些老了,走了一点路就有些累。她想起来,儿媳过门快两年了,从来没叫过一声“妈”,现在连“阿姨”也很少叫了。有时称呼也没有,饭从来没做过,碗也没再洗过,家务更是不用说了,结婚后再也没给自己买过东西。这些事情自己竟然从来没有想过,一直把儿媳当亲闺女宠着的,现在一对比,儿媳竟然跟结婚前是两个人一样。唉,是自己越老越讨人嫌了吗,难道真像人家常说的那样,儿媳就是跟亲闺女不一样?
解 语 婆 婆
为什么赵大妈把儿媳当亲闺女对待,却生出了这些烦恼呢?凡事均有“度”,过犹不及。“把儿媳当闺女待”的婆婆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儿媳毕竟不是女儿,她不是你亲自养大的,在先天上就没有血缘关系。儿媳很难将婆婆当做自己的亲妈来看待,从而也就导致很难达到婆婆的期望值,致使婆婆的心理期待落空,伤到感情。因此,赵大妈不应该对自己的儿媳有如此高的期望值,婆婆疼爱儿媳,也要给对方和自己一个适当的心理空间,不可要求过高。
另外,婆婆不妨先忍让一下儿媳,儿媳虽然是当做大人嫁到婆家,但在娘家依旧还是个孩子,有些小事情想不到或做不到也属于正常情况,婆婆不必太过计较她的行为和反应。既然儿媳已经嫁到自己家了,就先多包容儿媳的弱点和不足之处,毕竟是年轻人。自己一味地怄气多想,于事无补。不妨通过儿子让儿媳渐渐体会到婆婆的真情真意,对一颗母爱之心积极回应。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太急于求成反而会一下子影响婆媳关系。
从不把婆婆当自己人(2)
忍让儿媳可以,但是没有必要太过娇惯。人都是有一个心理惰性的,长时间习惯了一种生活方式,特别是这种生活方式对自己非常有利的情况下,就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婆婆一直以来如同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儿媳,儿媳很容易就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并且非常喜欢,否则就不会很勤快地来家里白吃白喝了。其实,分析一下儿媳,并不能说是完全的“恶劣”之人,不懂得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她并不是故意叫老人去做,不尊重老人,在她心里,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方式,并且并没有发现给她提供这种生活方式的人有什么异议,所以,她会认为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实属没有必要,改变了之后反而会不好,比如说“妈知道什么样的好吃”,而自己确实不知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必要让她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她不是这个家庭里的孩子,而是一个要有担当的成年人,需要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在婆家白吃白喝是可以的,但是也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家庭的和谐是需要所有家人互动的。这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