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1/4 页)
崇祯九年十一月初,易飞回到岢岚城。和久别的家人也是小聚了一番。值得一提的是,易飞的泰山大人,此次也是倾巢而来,不仅带来了数百家丁,更是拉扯着一千余普通明军前来助阵。
他距离的近,更是早早到达了岢岚城。在极度期盼着的儿子迟迟不降生,他也几乎死了心,将所有希望都是压在了易飞身上。
虽然易飞不太在乎泰山大人这千多人,更没有想过真的派他上战场,但是这份心却是让易飞十分感激。相比镇城之中消息灵通之辈一边倒的幸灾乐祸,董卫国的到来已经是将立场表明的再坚定不过了,到底是关系最为亲密的家人,对于自己的支持也只有这么多了。
虽然董卫国坐镇镇西卫数十年,但是却是从来没碰到过如此大的阵势。不过,相比于女儿的担忧,他倒是十分的乐观。他的乐观也是来自于七月时的易飞成名大战,以六七千人大破建奴二万余,这种辉煌的战绩也是让他对易飞信心十足!
在家没呆多长时间,易飞便出发前往卫内仓库,领取一些武器、装备给予马上集合到来的新军。
两年来,匠坊一共提供了数千杆的火铳、数以十万计的长枪,和二三千件铁甲和数千件的棉甲!这些装备也是将镇西军从头到脚的武装了个遍,镇西军在战场上伤亡极低的情况也是少不了他们的辛勤劳作在内。
虽然长备军已经用去了大部分,但是还是有相当剩余留存于库。这就是底蕴,如今的易飞也终于开始有了自己的老底,不再事事受制于人。
而如今的匠工坊人数可谓爆增,城内的原有匠工坊已经不敷使用,在易飞整顿两卫之后,将匠工统一发配而来。日渐拥挤的匠工坊也是陆续的迁往三井镇,靠近乔甸山铁矿,也方便就近取材。
而三井镇堡内原有军户则是全部迁出,另造一堡,如今新堡已经建设完毕。不过,基层组织有力的情况下,这些军户们都是十分满意。毕竟相比于日渐破落的三井镇,新镇之内全新的房屋让他们也是十分欢喜。
而原有的三井镇则是除了城墙外,房屋尽数推倒,毕竟许多高炉和工坊,普通房屋肯定是不能兼用的。这项比较浩大的工程也是在两个月内全部完工,毕竟这里也只是一个临时地点,在地盘和矿产越来越多的如今,匠工坊的位置还不能真正的确定。
如今匠工坊真正成了一庞然大物,各类武器盔甲的制造已经完全上了正规,每日都有海量的产品出坊。这些装备也是源源不断的向着军队供应着,可以说,镇西军能在前方打赢一个又一个的胜仗,匠坊的也是功不可没!
就在易飞在岢岚城不断的调集着兵力之时,魏志远带领的血骑也是终于与张俊卿会合。近二千人的血骑一会合,两人都稍稍松了口气,毕竟如今主力集合,无论战退都是从容许多。
而易飞的指示也是到来,对于张俊卿的处理十分满意,文书之中也是不吝赞赏。信末直接了当的告诉于他,情况危急之时可直接率兵退入边墙内,他自会率大军与之一战。无需顾忌土默特人的安危,一切以本部安全为第一要务。
而对于俄布木想退入镇羗所内休养的请求,易飞更是想也不想的拒绝了。他是宁可土默特人全部死于镇羗所外,也不愿他们进入关内,这些胡人根本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数千年下来,教训已经是数不可数了,根本不可相信。
让他们入关内,不仅担心着他们祸害百姓,更得派遣众多军队监视着他们,纯属自己没事找事。
而对于土默特人,易飞的定义很清楚,他们只是迟滞建奴的工具罢了。既然他们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那他们的死活易飞是毫不放在心上的。
团结一切力量来对付建奴?易飞觉得那跟放屁差不多,建奴要防,蒙古人更得防!要知道,大明三百年来,大半的时间都是在与他们消耗着,相比与建奴来说,这些蒙古人更加不可信!
既然易飞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张俊卿也是长出了一口气,此前他可是一直的担惊受怕,不是怕建奴与蒙古人,而是不明白易飞的战略,一直不敢真正的发力。
但就在张俊卿等人商议着退兵观察形势时,多日不见的察哈尔人却是又一次的冒出头来。这一次不再是零散的斥候骚扰,而是大军铺天盖地的压迫而至!
这次出征土默特,察哈尔人也是下了血本,一共出军一万一千余人,差不多将三旗旗丁尽数拉来。
而集宁草原一战,与土默特人拼了个两败俱伤,损失了近二千人。若不是建奴及时出兵,恐怕还会被保卫家园的土默特人直接的打个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