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攻心之计(第1/4 页)
贵州自古以来就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分平”的说法。进入六月以后,贵阳的天气更是阴雨连绵。大量的雨水让城外的护城河水位急剧上涨,原本狭窄的河面变得宽阔起来。周围的土地也因雨水的冲刷变得泥泞不堪,难以行走。叛军见此情形,不得不暂时停止了对贵阳城的进攻。
在贵阳城的皇帝行辕里,雨滴不断地从屋檐上滴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敲击在朱由榔的心头一样,令他感到烦躁不安。由于城内实行了宵禁,再加上恶劣的天气,大街上空无一人,只能看到巡逻的士兵在雨中来回穿梭。
在行辕内,朱由榔正与诸位将领商讨着守城之策。
白文选、冯双礼、祁三升、靳统武、马维兴、马进忠、武大定、李昂等人都位列其中,他们个个身经百战,武艺高强,给人一种军威浩荡、武功兴盛的感觉。
然而,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他们也不禁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之中。
白文选目光坚定,沉声进言道:“不如让我亲赴秦王大营,直面秦王,剖析利害,以期双方罢兵休战。”
朱由榔心中对白文选昔日护驾之功铭记于心,深知他此行凶险重重,不禁摇头连连,语气坚决地告诫:“万万不可!秦王对巩国公心存怨恨,若此时贸然前往叛军大营,你的性命岌岌可危!”
白文选站在一侧,神色自若地说道:“观当前形势,秦王麾下有十余万雄兵,而我方仅有三万之众。若城池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至于个人安危,臣自认与秦王十多年交情深厚,虽其性情暴戾,料不至于对我痛下杀手。最坏也不过是受些皮肉之苦,几句斥责,风波自会平息。”
朱由榔仍旧坚决不允,他明白,人若被欲望驱使,除非得偿所愿,否则任何情感的牵绊都难以撼动其心。
靳统武沉声提议:“何不派遣使者向晋王求援?我们坚守城池,待晋王的援兵一到,围城之困自然可解。”
朱由榔仍旧摇头,神色凝重。晋王目前仍在云南整顿兵马,尚未完成全部准备。即便立即派使者前往昆明,至少也需要五六天的行程。等到晋王率领兵马赶来,恐怕已是一月之后。那时,攻守双方不知将有多少人伤亡。这绝非朱由榔所愿见,他渴望以最小的牺牲,平息这场内乱的风波。
李昂沉思片刻,然后缓声说道:“我在秦王军中布下众多眼线,或许可以让他们暗中与秦王麾下的将领沟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说服他们归顺。”
然而,这个计划似乎过于理想化。秦王所带领的将领们大多对他忠心不二,不太可能因为一些身份不明的细作而改变立场。更何况,即便真有将领心怀异志,身处秦王的营帐之中,又怎敢轻易答应呢?
朱由榔对李昂的提议持否定态度,他深知此策虽有创意,却难以实现。
看众人一筹莫展,武大定献计道:“今秦王家眷两百余口均在城内,何不将他们绑上城楼,逼迫叛军退兵?”
他话语未落,立即便被打断,白文选冯双礼皆为秦王旧部,虽不满秦王做法,却也不会用家眷来要挟。
朱由榔亦是连连摇头,他有自己的顾虑。
其一,他一直宣称秦王是被小人蒙蔽,误以为天子被胁迫,才兴兵攻打贵阳。话不说满,给未来留有余地,大明现在经不起再多的折腾,不能造成内部过大的裂痕。
其二,以孙可望心性,家眷不会是他的致命弱点,反而可能会进一步激发其凶性。
其三,祸不及家人,贵州大部分官员将领都是孙可望任命的,如果这样干,这些人不免会兔死狐悲,以后谁还会为大明卖命?不仅不能以家人要挟,反而要保护好他们。
想到这里,朱由榔突然灵光一闪,有了个绝妙的想法。
“朕命秦王麾下将领的家眷给他们写家书,报平安如何?”
朱由榔的提议立刻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家书可以传递城内平安的消息,稳定军心,同时向叛军展示城内团结一致的决心。
白文选首先表示赞同,他认为此举不仅能安抚城内将士,还能向叛军传递出皇帝的仁慈与智慧。
祁三升则提醒道,家书必须写得真诚感人,才能打动人心,起到应有的作用。
李昂随即补充,他在叛军中的细作,可以将家书悄无声息的传到叛军将领手中,但是不能太多。
朱由榔却有不同想法,他的计划是要让这些家书“不小心”被孙可望的亲兵拿到。再由他们呈给孙可望,以他狐疑的性格,必然会对手下的将领产生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