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第1/4 页)
方只派了一个轻步兵师是还有“回旋余地”的表现!
面对这支经常冒出来搞破坏的游击队,几乎将全部兵力都压到前线去的共和军已经没有多少余力去围剿他们。两国殖民地的边界绵延近200公里,而且多是平原和裂谷,对方这支以装甲机兵为主的机动部队,可以随时从边界上的任意一点钻进来。
为了防备他们,共和军一方组织了20余艘宇宙船,和侦察机配合巡逻边界。虽然有效遏制了对方入侵的频率,但还是偶尔会被对方逮到机会越境袭击运输队,简直防不胜防。
不过现在他们被另一伙“猎人”盯上了!
“从目前的情报上来看,这支机动部队应该都是德国人,地面部队有12台ii号机甲和少量的i号侦查机甲。每次突袭都会有空中掩护,除了最近越来越频繁露面的bf…109外,他们还有一种装备了大口径机炮的对地攻击机。”
“是德国人的秃鹫军团吗?”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的!”
正赶往后方的紫阳花号上,赵舰正从手下那里听取有关叛军游击队的情报,他们当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获取交战双方各种新锐武器的情报数据,苏联的机甲和德国人的飞机都属于让赵舰感兴趣的重点目标。
为了检验彼此军队的实力差距,苏联人希望能和这支德军部队来一次“公平”的较量。一个装甲营vs一个装甲营、一个战斗机中队vs一个战斗机中队,打过之后孰强孰弱自见分晓。
为此德拉戈维奇在柯锡金的要求下,同意重建雷泽诺夫的装甲中队,给他们补了8台t…26和7台bt…5,加上原有的4台和a…20,一共20台机甲。空军方面也调派了一个满编的i…16中队,准备拉开架势和德国好好干一架!
ps:
不再当全职之后,时间上各种“突发状况”,他喵的修空调让我一个干消防监控的全程陪护是几个意思!?好吧!我其实也挺希望赶紧修好的,尼玛快要热到满头大尿了!
ACT153 战争杰作
1934年3月,随着第一批bt…7快速装甲机兵的入役,苏联国防委员会便立即下达了开发下一代新式机甲的指令。
哈尔科夫“火车头厂”受命进行相关开发工作,总设计师柯锡金在当年年末便向委员会递交了第一个木制模型,然后于36年中旬造出第一台样机,也就是赵舰眼前这台代号“a…20”的妹子型机甲。
本着对这台心血之作的严格要求,柯锡金自然不满足于只在国内的试验场做普通测试,因此特意申请将样机带到战场进行实战检验,而他本人也跟着来到了西班牙。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人出于安全考虑,在运输船的选择上,很无奈的pass掉了西班牙和自己的货船,选择了赵舰的船队!
a…20在设计之初,是以开发惨遭“腰斩”的bt…1s机甲为基础改进升级而来,而bt…1s在某种意义上则可以看做是bt兽型系列的“直立行走版”,拥有“人、兽”两种行走模式。柯锡金以此为基础,融入了自己的设计理念。
柯锡金始终认为,使用“避弹外形”要比单纯的增加装甲厚度更合适。因为增加装甲厚度势必会造成重量增加,导致机甲的速度降低,而避弹外形则可以通过调整装甲的形状和角度,在不增加多少重量的前提下,提升机甲的防御力。
因此a…20虽然比bt…7要稍微慢一些,但也有65公里的最大时速。
别看a…20的主装甲板厚度只有20毫米,似乎比13毫米的bt…5和15毫米的t…26强不哪去,但其胸部装甲的32度倾斜角使其具有了等效于40毫米的防御能力。
这个厚度已经超出了德制pak35型战防炮在100米距离上的最大穿深35毫米,只要别让对方找到垂直攻击的机会,a…20的防御在当下的陆地战场上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
而除了座舱前的主装甲,a…20在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尽可能做的有棱有角,跟其他国家那些要么四四方方、要么圆圆滚滚的货色形成鲜明对比。整台机甲的外形乍一看有点丑,但细看却能品味出一股独特的俄式暴力美学。
“啧啧,可惜只有一台,不然这陆地战可就要够那些德国佬受的了。”
赵舰知道在此时的战场上,如果抛开整个体系和战术不谈,单纯比较装甲机兵的性能而言,共和军一方的苏系机甲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德国人的i号、ii号和意大利人的菲亚特3000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