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2/4 页)
的本事,也不可能在七十分钟内作
出整体上的抗击反应。
苏军攻击的主要方向,也大大出乎日军意料。日军认为,苏军的主攻方向一定在海拉尔
这个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重镇方向。这个地方离苏边境最近,有铁路从苏境内赤塔直通齐
齐哈尔和哈尔滨,沿途地形比较平缓,便于大部队运动。但苏军的主要突击方向却选择在另
两个方向:一个在现在蒙古人民共和国东部突出部,一个在双城子南北一线。两个方向向中
心突击,目的在于切断关东军主要集团与驻朝日军预备队的联系,迫使它一开始就处于两线
作战的被动局面。
为了使袭击更有力,苏军统帅部为保障部队进攻的隐蔽性做了极大的努力。各方面军或
集团军的全部战役计划,只限于司令员、军事委员、参谋长和方面军(集团军)司令部作战
部(处)长四个人知道;有关战役计划的全部文书都保存在司令员个人的保险柜中;居民不
迁离边境地区;苏军继续执行正常勤务,并像往常一样地从事农副业生产;一切调动都在夜
间进行,一直到8月8日夜,部队才进入进攻出发地域。
在后贝加尔方面军,还用波—2飞机在军队配置地域上空观察技术兵器的伪装情况。在
战役准备期间,新到部队的无线电台只收不发,原有的无线电通讯都留在原地,并以通常的
工作量进行工作;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马列诺夫斯基、麦列茨科夫和其他一些将军到达
远东时,都改变了姓名,更换了肩章和领章;调到边境地区的部队,一到达目的地就构筑防
御工事,好像他们到来只是为了防御,而不是为了进攻;部队驻地远离居民点,禁止与居民
接触。此外,苏军还规定,进攻发起之前,改变以前的惯例,不进行火炮准备。
为使战役确有把握,斯大林进一步加强了华西列夫斯基统率的苏联远东军。它辖有十一
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一个坦克集团军,三个航空集团军。这支大军共有八十个师,四个坦
克机械化军,六个步兵旅,四十个坦克机械化旅,共计一百五十七万余人。苏军的兵力兵器
都远远超过日关东军,形成极大的优势。
8月8日,在后贝加尔和蒙古,直至傍晚,炎热也未减退,炽热的空气使人难以忍受,
但夜幕降临不久,一场暴雨便倾盆而下。暴雨给苏军增加了行动困难,也给苏军增加了一层
掩护色。三个方面军的各兵团里,有未经战火的士兵和军官,也有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们像
压紧的弹簧,极度紧张地等待着进攻的信号。
8月9日零时一过,苏联红军百万雄师,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攻势,从各个方向突
入中国东北的中苏边界,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线总攻。当他们跨过沙漠和草原,强渡额尔古
纳河、阿穆尔河和乌苏里江,突然出现在关东军面前时,不少日军来不及醒来便一命呜呼了。
在地面部队发起进攻的同时,轰炸航空兵的几千架飞机,对日军大后方的火车站、通讯
枢纽及长春、哈尔滨、吉林和其它重要城市的重要军事目标实施了集中突击。太平洋舰队的
航空兵和鱼雷艇编队,也对日军占据的雄基、罗津和清津等朝鲜港口内的舰艇、海岸防御和
其他目标实施了袭击。关东军一夜之间受到了整个东北边境和北朝鲜沿海方向陆上、空中和
海上的全方位全体进攻。山田三乙被打得晕头转向,不知哪里是苏军的主攻方向。
经过几天的突击,由于红军指战员的英勇奋战,各路苏军都有很大进展。在进军途中居
然遇到了关东军的一些部队的抵抗,但阻力不大。主攻方向的后贝加尔方面军进展尤为迅
速,坦克第六集团军的近千辆坦克,出乎日军意料越过沙漠,大兴安岭,直指长春和沈阳,
关东军没有任何办法阻挡住这股钢铁洪流。
原子弹的袭击,苏联的参战,使日本法西斯统治集团走投无路,被逼进死角。8月9日
上午,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在皇宫地下防空洞举行,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以结束
战争。
会议在库宫中会议厅举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