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部分(第1/4 页)
漕运,漕帮,更成为了明清时期,国家统治者最为关心的顽疾之一。
哪怕到了抗战时期,运河还发挥作用。
只有到了现代,海运、铁路、飞机、高速路的飞快发展,才逐渐取代了水运河运,大运河才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历史文化遗迹。
两千五百年时光,贯穿了整个中国的大半历史。
想要研究中国,这是绕不开的坎。
叶川思绪悠悠,然后咔嚓一下,一次性筷子折断了。
“哎?”
张扬愣了,连忙递上新筷子,同时奇怪道:“老板,你的手劲,太大了吧。”
“……我在想事情。”
叶川接过了新筷子,顺便吃了口饭,继续陷入思虑中。
“想到了什么?”
一禅也十分的好奇:“想到了,怎么布置会场了吗?”
“哪有这么快。”
叶川摇头,随即笑道:“我在想,一会儿在附近,找个地势较高,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好好的看一看,这小镇,这运河……”
“咦?”
王斗心中一动,立即若有所思:“你有什么发现吗?”
“谈不上发现。”
叶川继续摇头:“只不过我觉得吧,难得来到这样的历史古镇上,如果不全面的剖析一下这里的风水形势,未免太可惜了。”
“有必要吗?张扬随之眨眼。
“有必要!”叶川很肯定。
“那就去!”张扬直接表示拥护。
至于另外两人,也不反对,所以他们吃了饭,直就奔镇外而去。
爬山什么的,就当散饭运动啦。
在小镇之外,几里远的地方,就有几座小山。
可以说,这是四周几十里,最高的地方啦。毕竟整个杭州,管辖的范围内,都是以平原地带居多,兼杂丘陵地带。海拔上百米的山,都可以称为第一高峰啦。
几座十几米高的小山,真的很高啦。
张扬一边走着,一边说道:“这里应该是典型的,平洋之地吧。”
“对。”叶川确定道:“平洋之地,平坦宽阔,山丘稀少,不容易堪舆。不过风水家也有总结,流传下来一句名言。”
“什么名言?”
“行到平洋莫问踪,但见水缠是真龙。”
叶川微笑,解释道:“平洋,是指地势平坦而多河流穿行的地带。风水家认为,平洋之地,虽无山脉可言,但平洋为龙势跌落之处,水脉即龙之血脉。只要四面水绕,归流一处,即是龙脉结穴之地。”
“嗯嗯。”张扬连忙记下来,然后迟疑道:“可是这样一来,也有个问题呀。”
“什么问题?”叶川询问。
“就是风吹呀。”张扬伸手,把五指打开,在空旷的地方,有风吹不止。他困惑道:“风水书上不是说,气乘风则散吗?平原风大,不怕吗?”
“那是你笨。”
不等叶川开口,王斗就没好气道:“都说了,是平洋之地,平洋之龙,与山脉之龙,肯定是有区别的。气乘风散,还界水止呢。”
“没错。”
叶川认同道:“平洋之地,其势为阳,生气自下行上,但求其平坦开阔,虽然四面无遮,而不嫌八风相吹,不忧其生气散佚。”
“古代风水名家,就有自己的注解,平洋阔衍,去山岗甚远,穿田度水,断伏已多,众水交流,平夷如掌。”
“欲识平洋地,满拨水看清,拨水能归库,富贵丁寿兴,真假龙何分,穴突看分明,众水归一库,中尚是真形……平洋拿龙法,再水绕土坪,大水交合处,方乃是修龙。”
叶川娓娓道:“所以说,平洋地最重要的是水龙交合。说白了,在平洋之地,水流才是关键。要是有几条河流交汇之处,就是龙脉龙穴之地。”
“众水交汇么?”
张扬目光一闪,然后轻声道:“貌似这个小镇,就是如此呀。”
嗯……
叶川点头,这是事实。
毕竟小镇之中,不仅只有一段大运河而已,另外还有几条河流,从四方汇聚在运河中,才形成了现在小镇密集的水网。
在明清时期,小镇最繁荣的时候,四方的大船小舟,更是云集而来。一个个码头,更是如同蚂蚁一般,密密麻麻的遍布水网。
可惜雨打风吹,昔日的荣光不再,只留下寂寥的运河,静静的流淌。或者说,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