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无非是获利,你大致可以把他们的行为看作逐利行为。但是当这些机构投资者能够影响甚至决定某大国的对外政策的时候,逐利行为就会演化成为一种政治行为。这种情况其实屡见不鲜。如果你认为不存在,要么是他们更隐蔽,要么是我们自己没有发现。此时,你只要回想一下军工综合体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就可以了。道理是一样的,表现不同而已。
当然,如果你认为新兴经济体市场出现短期下滑乃是必要调整的话也可以。因为是否会有金融危机的风险要看国际资本是否会在短时间内大量离开这些新兴经济体的市场以及经济体内部的资本流动状况。但这种产生金融危机的格局没有发生变化,主动权不在新兴经济体这一边。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希望人们在全球股市下跌的时候不要惊慌:如果在森林中遇到一只熊,不要惊慌尖叫,更不能转身逃跑。我不知道遇到林中之熊的时候,人们是仓皇逃窜的多,还是镇定自若的多。我只感到,调整与崩溃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遥。
新兴经济体能做的,除了竭力改革国内金融体系和国有企业以外,只好暂时守住资本账户的阀门。中国也是新兴经济体,与其他新兴经济体面临同样的问题。中国可以庆幸的是,资本管制仍然在实行。开放资本账户从长期来看是个必然趋势,这个不能否认。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如何平稳的实现这“惊险的一跳”实在是性命攸关的大问题。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美元崩溃?(1)
毫无疑问,今天美元所面临的挑战和危机是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而今天经济学家关于美元未来走势的分歧也从未如此之大!
新千年以来,美元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十年时间,美元指数从120左右的水平,最低曾经跌至70左右,跌幅超过40%。2008年7月之后,由于大量资金出于避险需要对美元需求大增,美元曾出现短暂的反弹。但2009年3月之后,再次掉头向下,一次次突破前期低点。2009年年低,强势反弹,并维持在80左右的位置。
目前,对美元走势的判断分歧很大。一类观点认为,美国长期出于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状态,美元贬值只是“双赤字”的表现形式。只要“双赤字”趋势不改变,美元贬值趋势就不会改变。而且,美元套利交易(Carry Trade) 的存在也压制美元走强;
另一类观点,美国经济复苏状况好于欧洲、日本,美元有走强的基础,美元已经出现了远反转。如果宏观经济二次探底,美元仍然会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
应该说,这些观点有其道理,也都有依据。无论是基于实体经济还是金融市场,无论是基于长期还是短期,这些因素都在或多或少,或长或短地影响着美元。
我是一个“综合派”或者说“中庸派”。我认为,应该把历史走势的动因与新情况结合起来分析,应该把实体经济的动因与金融市场的波动结合起来分析。如果从历史走势来看,美元并非第一次遭遇这样的危机。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贬值;1986年,美国由净债权国变为净债务国,美元出现了持续性的贬值。从长周期的角度看,我们目前面临的美元贬值形势无非是这个世界最大债务国本币贬值的延续。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那么,长期趋势就比较清楚了。即,决定美元长期走势的还是来自实体经济的动因,这是一股强大的“海浪”。而短期内经济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是附着在“海浪”之上的“浪花”。“浪花”产生于“海浪”,高于“海浪”,有时候甚至威力巨大。
图1 美元指数月度走势(1973…2009)
为什么这一次金融危机之后大家对美元的判断分歧如此之大?除了对短期影响因素的分歧之外,我认为最大的分歧在于美国经济能否结束“双赤字”状态。
金融危机打破了二十多年的世界经济秩序——全球失衡的经济体系。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即国际收支赤字国的过度消费与国际收支盈余国的过度储蓄并存,是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分工从一国走向全球的必然结果。在美元本位制之下,全球经济失衡恰恰是世界经济体系平稳、平衡运转的常态。但是,这种失衡状态具有潜在的不可持续性,“特里芬”两难的情形不能没有消除,反而愈演愈烈,金融危机就是失衡当中各种矛盾冲突的总爆发。
如今,美国面临结构调整,提高储蓄率,减少赤字;其他国家面临消减过剩产能,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