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案后出神的赵乐君禀道:“公主,楚弈已经出城了,没发现有别人跟着。”
赵乐君闻声慢慢抬头,道一声辛苦了,让他早点去歇息。
银锦跟在她身边近十年,在她吩咐让暗中跟着楚弈的时候,就猜到她其实不放心,犹豫了片刻说:“公主,既然不放心,刚才又何必这样气走楚将军。”
虽然她也渐渐不喜欢楚弈,但是公主这样用心,她又觉得憋屈得很。
赵乐君沉默了片刻才说:“也是为我自己好罢了。不把他气跑,如若他离开军营被胡人知道,上郡河西要乱,再被人察觉他来过公主府,于我也没有什么好处。”
**
夜沉如水,连云回府后,就一直在房里没有出来,手里把玩着一枚圆润的珍珠。
这是他在牡丹园茶室外找到的,赵乐君说不见了那颗珠子。
珠子是找到了,他却没有信银锦在外边的借口。
他的人后来禀明楚家跟来的侍卫少了一人,不见离开。
少了那个人去哪里,又少了谁?其实不言而喻,那就是楚弈。
他回了洛城,在他眼皮底下去见了赵乐君,而赵乐君也为他遮掩。
连云低头,目光凝视着指尖的珍珠,忽地笑了。
他以为赵乐君心里没有那个莽夫的。
“方六。”他一把将珍珠攥在了掌心里,扬声唤来人,吩咐道,“给我把这封信送到北边去,片刻都不能耽搁。”要赶在楚弈回到上郡前。
方六接过蜡封的信,恭敬应是,当即转身离开。
而在次日,在朝中积蓄多时的汝南和南阳事件终于爆发。
赵乐君在睡梦中被喊醒,银锦焦急地和她说:“公主,太子从宫里传来消息,不知怎么有人给圣上进言,说要让姬家军去镇压南阳!今日早朝会议此事。”
昨夜几乎未眠的赵乐君霎时没有了睡意。
且不说南阳王没有反心,即便有。姬家军在雍州,离洛阳都远,更别说是十万八千里的南阳,为什么会让姬家军这远水去灭火!
在赵乐君得到消息的时候,连云也震惊南阳一事居然在此时被挑起,匆忙进宫去。
第20章
已经到了上朝的时间,文武百官都在大殿等候着,却迟迟不见帝王,皆低声窃窃私语。
太子站在百官之首,垂眸听着周围的议论。
不外乎就是昨天传出去的,让姬家带兵去镇压南阳一事。
在场的官员几乎都是世家出身,对分了世家利益的武将本就恨得牙痒痒,如今突然冒出这么一个消息,自然都来了精神。
这表明帝王就是认定南阳王和霍廷有反心了。
但是调动姬家去镇压,相当于是远水救近火,让他们在揣摩帝王心思之余,对太子投去的眼神也添了几丝怪异。
大家多在想,帝王这是又要打压姬家不成?
帝王镇压南阳王和霍廷,其实就是欲加之罪,免不得让其他藩王和武将惶恐心寒,所以才推了姬家出去。
可姬家是太子外祖家,这样不相当于把太子也推了出去?
帝王就不怕太子和姬家寒心?
众大臣越深思,就越发对太子感到同情。
这些年太子在宫中遭陈后陈家打压,姬家遭帝王打压,太子真的是不能再可怜了。
连云站在离太子不远处,没有跟其他大臣议论这些,而望着太子的背影直皱紧了眉头。
此时,武帝还在寝宫中,许久不见帝王的陈后正给亲自给他穿衣,保养得宜的面容带着讨好的笑。
“陛下放心,南阳王与霍廷心怀不轨,各大世家势必支持陛下征伐。”
武帝视线淡淡扫过陈后的脸,目光在她无法遮掩的眼角细纹停留片刻,哼笑道:“要不是先前你与陈家多嘴,那些个武将哪里会越发不知足,如今都敢勾结藩王,要反了!”
帝王一句话就把当初他也赞同的决策归为她和陈家的错。陈后险些没能挂住笑,心里憋屈地说:“陛下放心,我父亲昨日已经来见过臣妾,上疏让姬家前去镇压的人,也是我陈家旁系。父亲与我说,这几日就会在世家中走动,让他们暗中支持,好让陛下能顺利把武将手上那些权力收回来。”
当年她因为进言发动武将去寻新铁矿,给武将争取了和世家一样的开采权,世家私下对她和陈家亲近武将也颇有微词。近年来面上不说,却想着办法给帝王后宫送美人,分她的宠爱。
后来武将能铸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