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一人服徭役)。经过三代的经营,西汉帝国蓄积了国力也蓄积了马力,汉武帝发动与匈奴的决战时,他手里已有几十万匹战马资源。在公元前119年决定汉匈两大帝国命运的漠北之战中,卫霍军团除了拥有十四万骑兵外,更是有十万匹运输马匹,最终卫霍决胜千里、封狼居胥,背后是帝国强大的国力和马力在支撑。
李渊、李世民父子在晋阳起兵,手头仅有千余战马,李渊抹下老脸向突厥人屈膝称臣,以获得突厥人的支持,为此他得到的突厥人厚礼是两千匹突厥马。即使占据长安北面称帝后,李唐的战马资源依然是少得可怜,据统计,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唐帝国也仅仅拥有三万六千匹战马。
李世民是马上皇帝,他知道马对他和他的帝国的重要性,他大力发展国内马政,破格提拔养马人才,任命张万岁监管全国马政,并从四夷引进良种,在陇西、平凉、天水、金城等地设置了幅员千里的马场。帝国的马政在李世民手中取得突飞猛进,在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帝国远征突厥时,张万岁的马场已经能为帝国提供十万精骑,并留有十万预备,到了贞观末年,帝国的战马已发展到了七十余万匹。
唐初中期在外事上频频取得胜利,马力同样很关键。
赵匡胤兄弟建立北宋帝国,和刘汉、李唐帝国的境遇比起来,有好有坏,坏的地方是幽云十六州已失,北宋帝国无法再像汉、唐帝国一样在北方拥有着大量广阔的牧场。好处是赵家兄弟承接北周家底,并非像刘、李那样白手起家,加之在统一战争中又发了不少横财(在吞并北汉过程中就俘获战马四万余匹),北宋帝国的马事看起来并不像汉唐初期那样窘迫(赵光义在统一中原后便迫不及待地发动收复幽云的战争,也是因为帝国在马力上看起来还算给力)。
北宋帝国在马政上依然沿继汉、唐的基本制度,设置国有化牧场养马。北宋初沿五代旧制设飞龙院管理马事(后改为群牧司,以枢密院使兼领,以重其事),在全国设置了十四个大型国有马场(牧马监);同时,河湟、陕西、西南等地少数民族居住地也是北宋帝国的战马基地,不用帝国养,掏银子就行(北宋人不缺的就是银子)。
在北宋中前期,马事看起来没有拖帝国的太多后腿,比起汉唐来,执行守外虚内政策的赵氏帝国在马力上的消耗是远远小于前者的。而到了真宗时期,帝国可用的马匹也达二十余万匹,虽远达不到汉唐鼎盛时的水平,但也不能称之为窘迫了。
对于中期的北宋帝国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缺马,而是马无处可用。随着宋辽之间在澶渊之盟后进入长达百年的和平时代,西夏人也开始满足于每年拿拿赵家皇帝的红包,帝国战马的消耗因此日益缩减,需求量当然也日益减少。
在不再需要“马”的仁宗时期,朝廷和周边少数民族的马匹交易也开始萎缩,到后面少数民族兄弟们都知道了北宋人对马不感兴趣。
马不是问题,但是设置在全国的牧马监却是问题,而且还是大大的问题。
马匹的品种退化、数量急剧下降,最大的问题当然还是钱,办国有化牧场,太烧钱。
首先,牧马监马少,占地广,花费相当巨大。据统计,河北牧马监平均一马占地一百五十亩,其中广平监的五六千匹马,就占有邢、赵等三州良田一万五千余顷,平均一马占地达二百五十亩至三百亩。包拯做过相关的调查,他指出,漳河南北良田,被水淹毁的有十分之六,其余四分中又有三分是被牧马监占有,他明确提出了帝国牧马争地的严重问题。仁宗时的太常丞叶清臣给赵祯算过这样一笔账,当时全国牧马监存马三四万匹,却占良田共九万余顷,每年的花费达百万缗钱;在牧马监养一匹马,要耗费五百多缗,而向西北的少数民族兄弟们买,只需要二十五缗。
其次,牧马监之马多不合骑用,每“驱至边境,未战而冻死者十八九”。
那为什么不去找西北的兄弟买卖呢?因为帝国“不需要”。
为什么要继续设置牧马监养不死不活、不堪其用的“战马”呢?因为战马是一个国家不能缺少的资源,谁也不敢开口说一个堂堂的帝国可以没有自己的战马基地,何况这是太祖祖制。
有一段时间,多年无战的北宋人想不清楚战马这个资源为什么不能缺少,以及牧马监存在的理由。
而当赵顼上台,想改造这个帝国的气质并富国强兵时,摆在他面前的帝国马事有两个现状:
一是帝国没有战马,要用兵就要用马,而帝国却没有马用。
二是设置在全国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