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部分(第3/4 页)
一天不知道为什么周桐总是心绪不宁,就回来看看这个比亲生母亲对自己还要好的吴妈。没想到在这里看了一个不应该出现的人,他就是他周桐想要拜师的大拳师金台。周桐之所以认识金台,是因为周桐曾经远远地看见过金台一次,周桐就把这个未来的师傅深深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面。
周桐跪在地上,要求金台收他做徒弟。周桐不敢奢望金台收他作为入室弟子,周桐只希望能够和金台师傅雪上一两手绝招,可以回去为父母亲报仇。周桐不顾地上的冰冷,不停地向金台磕头,求金台收留。一边的吴妈也从周桐的话语里面得知这个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台,也跪在地上帮周桐求情。
金台并没有马上答应周桐的要求,他站在周桐面前,不断地观察这个孩子。周桐不但长得很端正,而且四肢修长,是一个练武的好材料。加上这些日子的打熬,周桐已经符合练武人的所有标准。但是想作为金台的弟子,这些还不够,金台还需要进一步勘查周桐的为人。
金台拔出身边佩戴的一把佩刀,用力插进身边一棵五人环抱的大树。金台告诉周桐,这是一个考验,什么时候周桐拔出了这把刀,什么时候周桐才有资格来山庄拜见金台。说完之后金台不去理会跪在地上的周桐和吴妈,一直没回头地下山离开了。
周桐看着这把已经大半插进大树的刀,眼睛里面冒出了一丝的喜悦。从此周桐除了每天继续上山砍柴之外,一有时间就去摇晃这把深入大树的刀。不得不承认一点,金台的力气真的很大,绝对不是周桐可以比拟的。周桐根本不可能一下子拔出这把刀,只好每天摇晃这把刀,企图用时间慢慢地让这把刀松开,这才有机会彻底拔出来。
一天不可以就用五天,五天不可以就用十天,十天不可以就用一个月。就在周桐和这把刀较上劲后的第六十七天,周桐终于拔出了这把深深插入大树的佩刀。周桐拔出佩刀的一瞬间,周桐感觉到了一种幸福,好像终于完成了一件大事一样。吴妈也为周桐高兴,要周桐马上换上一件干净衣服后,捧着佩刀去拜见金台。
金台就在山庄等着周桐,周桐的到来令金台感觉到了这个孩子是一个可造之材。孩子有毅力,有决心,有学武的潜质,但是金台担心周桐耐不住寂寞和没有耐心。所以金台才要用这个考验周桐,看看周桐有没有毅力和决心,够不够耐心,能不能忍住寂寞,能不能再无数次失败中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决定。周桐有能力有本事去打家劫舍,可以很轻松地得到财富,但是周桐没有这么做。宁愿自己每天上山砍柴,也不愿意做坏事,这就是一种仁义。吴妈从小照顾他,为了报恩他一个人艰难地照顾瞎了眼的吴妈,这是一种义气。周桐懂得孝顺和尊敬师长,这是一种礼。周桐知道想办法来找金台学艺为父母报仇,又可以一个人养活自己和瞎了眼的吴妈,所以有一定的智慧。能够拔出佩刀来山庄找金台,不光是有毅力和耐心,更是一种对信用的遵守。一个孩子深具仁、义、礼、智、信五大优点,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周桐就算不学武,将来也会是一个其他方面的人才,所以金台决定正式收周桐为徒。
金台知道周桐没有什么钱,但是金台不可能随随便便收周桐当做自己的入室弟子。所以金台并没有马上收徒,他交代周桐三天后,正式来山庄拜师。到时候金台才会告诉周桐,他愿意不愿意收周桐这个徒弟。不过周桐听出了金台的意思,要是金台不想收徒的话,不用再让周桐三天后再来山庄。金台的意思就是要周桐比较隆重的来拜师,周桐马上欣然答应了。金台临走的时候,交给周桐一个钱袋,要求周桐来的时候穿得隆重点,不要丢了金台的面子。
三天后周桐带着厚礼和吴妈,一起来到金台的山庄。这时候周桐才知道金台不光收他一个人当徒弟,和他一起拜师的还有一个比他大两岁的王进。只不过王进和周桐都不知道,金台不是收一般的徒弟,而是要收入室弟子。当他们师兄弟跪下给金台行礼的时候,金台却要他们对自己行大礼。这时候观礼的大家这才知道不对劲,一般拜师只需要行一般的礼仪就可以了,甚至于不需要跪拜。只有在正式拜师,师傅收入室弟子的时候,才要求徒弟对师傅行大礼,把师傅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礼拜。这么一要求,就等于宣布金台收的不是一般的弟子,而是金台的入室弟子。
一般的弟子不需要拜祖宗和祖师爷,只需要给师傅敬茶就可以了。当然上缴拜师礼是一定要的,师傅也会给一个红包回礼。但是入室弟子就不一样了,不但要拜祖宗和祖师爷,而且要给师傅师娘敬茶,算是进了师傅的家门,要和师傅一家人生活一段时间。到时候拜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