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第1/4 页)
员的人数,不然他们不同意保留锦衣卫。为此历代皇帝只好默许朝廷官员对锦衣卫的高层人数限定。锦衣卫最高长官也就是指挥使只有一名,下来是指挥同知两名、指挥佥事两名、镇抚使两名、千户十四名。这算是锦衣卫的高层了,人数只能少不能多。力士以及以上的锦衣卫发腰牌,小旗以及以上的锦衣卫发制服。所谓的制服是锦衣卫的特色标志性装备,最主要的是三件东西。第一件事身份腰牌,证明她是锦衣卫的办案人员;第二件是专用制服,也就是在明朝大名鼎鼎的飞鱼服。这是除了锦衣卫之外,任何人都不能穿的专用制服,证明了锦衣卫的特殊性;第三件就是武器,也就是锦衣卫专用的绣春刀。锦衣卫的人可以携带各自自己趁手的武器,但是必须配备专用的绣春刀。所以绣春刀是锦衣卫的标志性武器,看见绣春刀就等于看见了锦衣卫办案,任何人不敢插手。
第十九回 诈尸惊魂十九
锦衣卫由于采用世袭制,所以不用担心人手不足的情况发生。直到明英宗的“土木堡战役”后,锦衣卫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为此锦衣卫内部想了不少应对办法,第一扩大锦衣卫内部人员继承制度。原来规定锦衣卫的子孙只有一个可以世袭,其他的人只能当帮闲。改为一个世袭,其他人从力士做起逐步升级。举例子说明,一个锦衣卫有三个儿子的话,原来只有一个儿子可以的那个锦衣卫,其他两个儿子最多只是帮闲级别的临时工。如今改为一个儿子世袭父亲的,其他两个儿子在自愿的情况下,从力士开始做起。只要出色和忠心,就有可能升级,他们的儿子就可以世袭。这样一来不用十年时间就可以多处近一倍的新手。第二,对外招聘临时工,也就是所谓的帮闲级别的人。这个主要针对地方上的混混,给他们一个半公开的身份,帮助锦衣卫控制局面。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锦衣卫人手不足,新人控制不了局面,只好让这些地方势力帮助控制局面。但是为了遏制他们的势力扩大,只能给与他们临时工待遇。一旦发现他们有所异动,直接解除关系并坚决的消灭。
第三种办法就是外援。在民间召集一些有本事的人才,在他们自愿的情况下加入锦衣卫。从此他们就是锦衣卫的一员,以后和其他的锦衣卫一样待遇,他们的后代也就是锦衣卫。就像秦泰一样,大家都想把他发展成为锦衣卫,到时候秦泰的儿子也就是未来的锦衣卫,他们的后代永远是锦衣卫。
本来锦衣卫和其他的军户一样,实行的是完全的世袭制。为什么意思?就是父亲是什么职务,儿子世袭的时候就是什么职务待遇。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要是父亲是一个将军的话,儿子一上来就是将军了?这个新任的将军会打战吗?能够带得了兵吗?在明朝军营里这么事情特别多,一些无能的将领几乎灭了一支精良的军队。锦衣卫鉴于这个问题,上报当时的皇帝同意,决定锦衣卫和一般的军营区别对待。锦衣卫的子弟可以继承父辈的军籍,但是需要从最初的力士开始干起。有能力就提升,没有能力就要学习和磨练。只不过越是高级的锦衣卫子弟,由于关系好提升速度明显比其他人快。
陈牧的父亲原来是一个百户,一个锦衣卫的百户已经很了不起了。陈牧世袭之后,整整十年时间还是一个小旗。不是因为陈牧本事不好,而是锦衣卫的人太多了。这些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战役,锦衣卫的人只多不少,再加上外面生意难做,所以锦衣卫的后代都想当锦衣卫。不但威风八面而且可以白吃白喝,有时候一场抄家下来就可以发一笔财。大家都想进锦衣卫,锦衣卫里面的人就多了。又要世袭的,也有锦衣卫后代要补进的,还有一些有本事的人要进来,就连一些有地盘有势力的帮闲也想转正。导致锦衣卫里面升级变得相当困难,上面没有人帮助的话,基本不可能。陈牧家里虽然有几个亲戚当锦衣卫百户,但是他们自顾不暇,没有时间和精力培养陈牧。
陈牧不想这么过一辈子,他想出人头地,他想当百户甚至于锦衣卫的千户。为此他托人找到了一个判官,所谓的判官就是锦衣卫的文职官吏。他们的级别不是很高,最多百户级别,就连副千户级别都很少。不过因为他们是大人的亲信,又是读书人出身,所以大家都很尊敬他们。一个判官建议陈牧不如以锦衣卫军官的身份去前线,代表锦衣卫参加战斗。只要陈牧不怕死,有机会打赢敌人的话,就是有军功可以提升。判官提醒陈牧,军功在战场上很好拿,一些人只要运气好升官速度相当快。只不过风险和机遇是相等的,也有可死在战场上。为了富贵已经忘记生死的陈牧直接要求去前线,而且要去最险恶的地方。不久之后命令下来了,陈牧以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