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2/4 页)
当使团登上舰队离去时,拜占庭城内,一些家族有了不详地预感,可是他们却无法明了这种不详的预感究竟来自何种原因,一直以来,李锡尼虽然在军事上表现得有一定的天分,可却缺乏足够的政治手腕,这才是他接连败给君士坦丁的原因。
君士坦丁总是利用李锡尼内部的一些矛盾来牵制对方,从而导致军事上的失败。李锡尼军事天分并不比君士坦丁弱多少,可惜他的政治手段差君士坦丁远矣。
地中海地海面上,罗马海军护送着使团队伍,曾经他们也有过光辉的历史和荣耀,但是自从爆发内乱之后,罗马海军的发展就停滞不前,已经远远比不上当年鼎盛时期的景象。
……
建兴四年,十一月中旬,石勒递送到长安的降表引起一片哗然。不少人欢欣鼓舞认为代表着晋室中兴,纷纷撺掇索綝、麴允、司马邺接受石勒投诚。只有少数清醒者如梁芬等认识到,这不过是胡人的缓兵之计。
近年来随着辽东军愈发强势,各地胡虏连战连败,已不复永嘉年间猖獗一时之风头。而石勒作为盘踞河北的唯一一个胡虏,在各晋室藩镇的威压下更是处境艰难,这才不得不向长安朝廷递送降表。
索綝本来是不怎么愿意就此放过石勒,可石勒的使者徐光不但向他送来大量珠宝,而且还向索綝表示,只要索綝愿意接纳襄国,以后石勒愿意奉索綝为马首是瞻。
而索綝正倍感手中实力不足以对付卫朔,同时司马保又不怎么听话,突然间得到石勒的投诚非常兴奋。他立即上书皇帝司马邺,要求朝廷接纳石勒的投诚。
索綝的提议自然遭到了大司徒梁芬的极力反对,而作为第三方势力麴允一时间有些犹豫。从内心来讲,他不怎么相信石勒的诚意。可从理智上来讲,石勒的投诚有利于对抗辽东卫朔。
结果索綝、麴允联合最终还是让朝廷接纳了襄国石勒,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引起各地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永嘉之乱才过去不过四五年光景,随着石勒‘投诚’,眼下整个大晋境内,除了秦州南部尚有氐族割据武都、李雄割据蜀地、汉中外,这天下竟又几乎恢复了‘统一’。
石勒投诚的消息传到蓟城后,卫朔立即意识到外界局势又有了新的变化。长安朝廷接纳了石勒,意味着襄国成了与他一样的晋室藩镇,以后只要石勒不再公开反叛,没有朝廷的旨意他就无法随意攻击襄国。(未完待续。)
第366章 莫含的毒计
“啧啧!石世龙果然不简单,竟然置之死地而后生!”
卫朔眼中精光闪现,显然对石勒的表现大感钦佩,怪不得历史上能击败王浚、刘琨、刘曜、段匹磾等一干豪杰称雄北地。光是这份拿得起放得下的心胸,就不是一般人可比。
石勒向晋室重新请降看似丢了脸面,却因此而换取了主动权,将辽东精心编制的网捅了个大窟窿。
石勒刚从青州撤兵,又递出降表,青州刺史曹嶷瞬间就反应了过来,也不与周边势力协商,迅速对襄国表达了支持与肯定。
曹嶷只想固守青州的一亩三分地,才不管石勒之前做过什么。他只知道石勒重归晋室旗下,将和青州同殿为臣,以后只要石勒不再叛晋就再也没法谋夺青州。
而且随着石勒逐渐从青州撤兵,曹嶷与盟友之间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原来借着石勒入侵青州,辽东军已悄悄将长广、城阳两郡纳入治下。本来青州、辽东本是亲密无间的盟友,如今随着青州外敌退去,二者关系变得复杂起来。
石勒也不简单,在接到曹嶷的响应之后,他迅速派出使者修好曹嶷,如此虽然还没有完全破开辽东编制的网,但已在网上戳开了一个洞口。
“呵呵,没想到石勒竟来这一招!不但成功拉拢走曹嶷,又让李矩、祖约两位起了犹豫。可以说整个联盟中,除了邵续老大人以及祖刺史外,以后其余三人都不再可能与我青州同进退!”
闻言裴嶷、莫含、高瞻、温峤、鲁昌等辽东文武亦是面色阴沉,显然石勒有些出乎预料的厉害。在石勒反正这一件事上,就属辽东受到的坏影响最大。连索綝都因得到石勒名义上的支持,而在朝堂上重新占据上风。
“主公,石勒这一手完全打在我辽东软肋上,成功瓦解了之前的抗胡联盟,不但将曹嶷推到了辽东对立面,还让李矩、祖约等保持中立。眼下辽东只剩下邵刺史、祖刺史两个仅存盟友。”
“主公,我等接下来该如何应付眼前局势?”
“要不要公开表示不接受石勒投诚?”
卫朔摆摆手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