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3/4 页)
那些晋人,不可逼迫甚深。”
“大单于英明!”
“可若是不这样做,又怎么才能引诱晋军尽快与我决战呢?”慕容仁忿忿不平道。
“儿臣倒是想到一计,就是不知行不行?”
“哦?速速讲来!”慕容廆精神一震,目光灼灼地盯着他最器重的一个儿子。
“大单于,我想咱们可以做出北撤草原的迹象,以此来诱使晋军与我决战。”
“北撤草原……”
慕容廆摸着下巴喃喃自语,仔细琢磨了一会儿,觉得慕容翰提出的计策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卫朔既然摆出这么大阵势,肯定存了要全歼鲜卑人的野心,其一定不希望慕容部落不战而逃。
假如让慕容部落逃到草原上,卫朔固然可轻松收复昌黎,却给日后边防留下了隐患,其北方将永无宁日,每年都要担心受到鲜卑人的入侵。
慕容廆相信以卫朔之雄才大略,其一旦知晓慕容部落有北逃迹象,肯定再也无法安坐在辽河东岸,会立即起大军追击。
“好!翰儿此计大妙!”
果然,没过几天,本来还聚集在辽河西岸的慕容骑兵,纷纷拔营起寨,一下子惊动了对岸的晋军,没费什么功夫,卫朔就得知了慕容部落打算北逃草原的消息。(未完待续。)
第264章 段氏末路
建兴三年,开春后,辽东晋人与鲜卑人爆发了激烈冲突,虽然战火没有烧到高句丽境内,却让高句丽人受到极大影响。
高句丽王宫,乐声齐作,婀娜多姿的宫娥正翩翩起舞,而端坐在王座上的美川王高乙弗却无心欣赏,其心思全在辽东大战上。
自卫朔入主辽东之后,一改先前晋人在辽地的颓势,霸武强兵,而今更是打得强悍的鲜卑人毫无还手之力。一想到高句丽还霸占着带方、乐浪二郡,高乙弗就觉得心惊肉跳,谁知道卫朔哪天想起这事,辽东铁骑就会跨过边境线,把他的脑袋砍下来。
为了加强高句丽实力,高乙弗决心征服南边的三韩半岛。他端坐在王座上,手指保持着节奏敲击着案几,心中不断想着高句丽该如何南下攻取三韩。
作为高句丽大王,高乙弗自然明白要征服整个三韩半岛并不容易,最大的困难在于高句丽和三韩之间多山地丛林,后勤补给不易,而且如东且沃,挹娄,百济等当地土著彪悍难制。
因此要想征服三韩除了要有充足的后勤保障外,还必须利用半岛上各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损耗。
曲终舞罢,高乙弗挥了挥手,撤去了歌舞,只是留下几名心腹大臣商议国事。
“国相,寡人欲取三韩之地以充实国力,不知是否可行?”
“大王可是在担心晋人灭掉鲜卑人后会将兵锋指向我高句丽?”
“没错,魏晋乃虎狼之国,其一旦强盛起来必将找我报带方、乐浪之仇!”
“大王,三韩半岛上居住的多是彪悍土著,桀骜难驯,且其与我高句丽之间有山川相阻。若要取三韩必先解决后勤补给难题。”
仓助利之所以不怎么愿意对三韩半岛动手,便是因为补给不易,三韩和高句丽之间道路难以通行,大军出征后勤补给将全靠人力为主,其损耗将数以倍增,如出动五千大军。起码需要五万民夫为其运输粮草。
“寡人知道,不过寡人还是坚决要打三韩!不打下三韩,未来面如何有底气与晋军对抗?”
“至于后勤补给一事,国相无须担心,寡人自有对策。”
“哦?不知大王有何妙计?”
“水师!当初晋军不就是靠水师给孤军守城的张统送去了粮草吗?高句丽同样可以以水师绕过山地,直接在三韩登陆,将粮草送到大军手中。”
说到这儿,高乙弗兴奋地站起来,走到一副巨大的半岛地图前。道:“三韩之地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以辰韩、马韩、牟韩为首的部落联盟,分布着大大小小上百个部落。当地土著固然彪悍,可论战阵之道却远不如我高句丽。”
“以寡人之见,只需派出三万人足以踏平三韩之地。”
“大王,此战唯一地难处便在于补给不易,所以我军要速战速决,不可久战。”
趁着辽东忙着对付鲜卑人。无暇顾及高句丽之际。在美川王、仓助利二人的策划下,高句丽出动三万大军在水师的帮助下。南下三韩半岛。
……
阳乐城,原是辽西郡治所,后被段氏鲜卑霸占。
随着晋军大举进攻,阳乐城内气氛越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