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推荐序一 “中国制造”路在何处
刘世锦(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和张翼不熟,仅是一面之交。让我给他的新书作序,起初觉得这个任务不大好完成。读了这部名为《微波炉战争——美的对撼格兰仕》的作品后,在被书中的思辨和故事触动的同时,也有了想说点儿什么的感觉,说出来算是序言吧。
“价格战”经常被人们所诟病。在中国类似微波炉这样的行业里,为什么能够打得起价格战,而且打得激烈乃至惨烈,这就要看一看价格战背后的关键要素。
价格战能打起来的首要因素是允许竞争,这个市场经济中最平常不过的因素要真正起作用并非易事。中国的市场经济首先是从“允许竞争”(以后才是“鼓励竞争”)开始,能够有效竞争需要几个条件:作为竞争主体的企业能够自主决策,自己说了算数;对竞争的结果要负责任,无论盈亏,都要与竞争者有关系;价格是放开的,不是政府管制的;竞争要有规则,要守纪律,竞争的公平性是基本要求。尽管市场竞争在中国似乎已经成为常识,但仍然有一些应该和可以展开竞争的行业或领域做不到有效竞争,难以具备上面提到的几个条件。观察一下那些被冠以“垄断性行业”标签的基础部门和行业就清楚了。在这些行业,所谓“自然垄断”的情况并不多,而且随着技术发展,有些原本不可竞争的环节也具备了竞争性。很多时候,自然垄断成了行政性垄断的借口。问题是,这些行业或领域的体制条件更适合保留和扩大垄断,而难以包容竞争。相比之下,包括微波炉在内的中国家电行业在起步后不久就能拥有一个允许竞争的环境,难能可贵。
允许竞争是一回事,在竞争中能够取胜是另一回事。“中国制造”之所以能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得益于一系列要素的独特组合:就人口而言,世界上规模最大且迅速成长的市场,便宜而高素质的劳动力,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节俭、勤劳、守规的文化传统,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等。这些要素中的一两项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出现并不少见,但同时在一个国家出现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如果说这些要素是做“菜”的“原料”,那么改革使这些“原料”有机结合,成了一盘“好菜”,而开放则引入了中国缺少的那些“原料”,如资金、技术、管理、供应链、营销渠道等,使这盘“菜”更加丰富多彩。“中国制造”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在家电行业得到了集中体现,而微波炉生产企业又是家电行业的典型。微波炉生产规模之大、成本之低、出口份额之高、崛起之快、竞争力之强,都是对“中国制造”特色的极好诠释。
于是,不能不说到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一些年来,我们对自己的增长模式经常给予“粗放”、“落后”的评价。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舆论反而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的增长模式。一方面,国内外都认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堪称奇迹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却又时常听到认为中国增长模式“不行”的声音。这在逻辑上是很难说通的。国际范围的比较也有助于解释这个问题。如果中国的增长模式确实“不行”,为什么那么多外资要到中国来投资,中国那么多的产品又能出口到国外?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现有增长模式当然有其问题,包括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但只有将其特性和优势讲透彻,才能把它的问题说清楚,进而把解决问题、转变增长方式的路径找准确。
由此,不能不说到顺德,以及珠三角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一地区崛起了一大批在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家电企业。顺德被称为中国的“家电王国”,是全国最大的空调器、电冰箱、热水器、消毒碗柜生产基地之一,全球最大的电风扇、电饭煲、微波炉供应基地,除了本书的主角美的、格兰仕之外,还有科龙、容声、万家乐、万和、东菱、康宝、华宝等知名品牌。国内的海尔、海信,日本的东芝、三洋、松下、百乐满,德国的博世,美国的惠而浦等家电企业都在此投资。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这片土地的神奇之力,核心概念是“产业集群”。顺德产业集群的起源,有多种必然和偶然的因素,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比如顺德毗邻港澳,当地人有很多亲戚朋友在港澳和海外;当年他们回来探亲时就会带回各种各样的家电产品;特别是体积小、方便携带、实用的电饭煲、电风扇等产品,深得公众喜爱。顺德人利用这些关系,积极“攀亲戚、找搭档”;引进国外和港澳资金项目;促进了当地企业的快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