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辞职方式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不久,离开了圣约翰的师生们另组了光华大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圣约翰“六三事件”,6月3日这一天也被定为光华大学的建校日。
三 北上京城(1)
宣统三年(1911)6月间,初夏时节。陈鹤琴的小哥鹤云从报纸上看到清华学堂在国内招考的消息。清华学堂是由用美国所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廷为选拔留学人才,在全国各省招考。按规定,凡年龄在15岁至18岁者皆可报名投考。初试由各省提学使主持,复试由学部尚书主持。这是清廷所举办的第三批选拔留美学生的考试。这时陈鹤琴已超过了19岁,经不住小哥和蕙兰的几位老同学的怂恿,他把年龄少报了一岁,终于报上了名。那时,浙江省报名的考生一共只有23人,主考官是提学使,姓袁,监考官是浙江巡抚增蕴。考试科目有国文、英文、算学。23名考生中取前十名,陈鹤琴位居第九,幸运地通过了初试。
过了几天,通过初试的考生每人领了路费20银元北上京城参加复试。杭州到北京相隔千里,路途遥远,通常要经上海转乘太古邮轮到天津上岸,再由京奉铁路乘火车到达北京正阳门。正阳门车站与天安门遥遥相对,始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全称为“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
这是陈鹤琴有生以来第一次出远门,从前他最远的地方只去过杭州。在蕙兰同学杨炳勋、姚天造的介绍下,陈鹤琴住进了京城里的仁和会馆准备应考。考试分两场,共进行一星期,头场有国文、英文、算学,第二场有史地、科学。按考试的规矩,如头场考试不及格,第二场考试就不能参加。参加考试者既有从各省保送的学生,也有直接在京城里报名的,一共一千多人,座位挨着座位,考场里人头攒动,可谓“百里挑一”。开考那天,陈鹤琴早早就出了门,因为有了在蕙兰和圣约翰打下的基础和参加初试的经验,他并不感到紧张。进入考场,站在那里,定了定神。主持考试的是曾任清廷驻美公使馆参赞、游美学生监督、外务部左丞左参议、学部丞参上行走、游美学务处总办等职的周自齐。只见他高坐在台上,头戴大红顶子,身着绸缎马褂,端端正正,面色威严,桌边摆着一本报考学生的名册。负责唱名的官员高声把名字一个个唱了出来,主考官用大红银珠笔在名册上一个个做着标记。按点名的顺序,学生在座位上依次坐好,随着一声带有山东口音的命令,考试开始。
自1909年8月首次招考庚款留美学生,此次已是第三次招考,对考生要求,不仅通晓国文、英文,还须“身体强健,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曾受业于蕙兰和圣约翰,又生性活泼、开朗的陈鹤琴,并不对此感到担忧。头场考试下来,一共取了160名参加复试,陈鹤琴位列第82名;复试下来,取了100名,陈鹤琴位列42名。考试结束后,陈鹤琴在同学姚天造的引荐下,找到了本地有名的士绅范烟泰先生作保,终于被清华学堂录取,成为第三批庚款留学生。
清华学校地处京城西北,原为清漪园和圆明园等几处皇家园林遗址的一部分,相传是清道光皇帝赐予其五子的小五爷府。某日,朝廷学部员外郎范源濂带着随从路经此地,抬头望见乳白色的西洋式拱形石门之上,镌刻着由军机大臣、中堂尚书那桐手书的“清华园”三个大字。园中古柏林阴,亭台楼榭,还有一条清澈的溪流穿园而过,宛若仙境。于是,范源濂上奏朝廷准予在此建校。这便是最初的清华学堂。
三 北上京城(2)
陈鹤琴写道:清华学校原是一个某王公的花园。有荷花池,有假山,有溶溶的清流,有空旷的操场,有四季不断的花草,有崭新巍峨的校舍。环境之美,无以复加。《陈鹤琴全集》,第六卷,第56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1月。六七月的北京,正值盛夏,城里的气温很高,西郊就成了避暑的好地方。从城里通往海甸、颐和园、香炉峰有一条大路,要经过西直门。在这条路上,赶路的马车、驴车和挑担子、推小车的人们行色匆匆,有去避暑的达官贵人,也有进城卖菜、打零工的乡下农民;有去西山八大处、妙峰山朝奉的老人家,也有回娘家的新媳妇儿。由于距城里较远,清华的师生出校进城只能靠乘驴车、骑毛驴或步行。校园的旁边就是有“万园之园”之誉的圆明园。据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大火燃烧至清华园外时渐渐熄灭,有人说是园内有乾隆亲书“水木清华”匾的灵显之功。
流经园内的溪流源于万泉庄引来的活水,而工字厅则是由一条彩绘木廊连成一体的前后两排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