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自序
当编辑问我是否有兴趣写一本以女性理财为题材的书时,我立马就同意了。我以为 (请注意是“我以为”),虽然目前市场上为女人提供指导的书籍五花八门——如何嫁给富豪、御夫术、教子良方、婆媳关系指南、职场贴士、瘦身法、美容秘诀、穿衣搭配窍门、厨房一招鲜等——理财之道远远排在这些话题的后面,这方面的出版物可能不多,而在私人银行工作的我应该蛮有发言权的吧。可是当我坐下来动笔时,才意识到我可能给自己接了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先作了一个简易市场调查,看看是否有理财专家走到我前面去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在搜索引擎上敲入关键词“女性理财书籍”,结果令我“大吃三惊”:《职业女性理财攻略》、《女人有钱更幸福》、《新女性理财秘诀》、《二十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精明女人理财之道》、《财智女人必知的66个理财窍门》……不仅数量繁多,种类齐全,而且本本都摆出一副“一册在手,从此理财不用愁”的架势。
不过我在迷惘的同时也注意到,这些书并没有掀起女性理财大高潮,女同胞们对理财的兴趣大概不会比她们对篮球联赛的兴趣多多少,更多地我看到听到的还是以日常智慧为主要理财哲学的态度和说法。我将女同胞对待钱财的态度总结归纳为四大门派:
“天真无邪”派(或者是“不信邪”派),要么是不知柴米油盐,要么是不食人间烟火,反正生活的词典里压根儿没有“理财”这个词。
“嫁得好”派,总是非常神往地幻想:“找个好老公,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坏女人”派则曾经沧桑:“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才有钱。”
“传统守财”派,牢记前辈“男主外、女主内”的经验,精打细算,严格掌握现金流,坚决杜绝“小金库”和“肥水外流”。
为什么理财专家们的专业指导铺天盖地,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女性仍然选择“跟着感觉走”?这个问题让我的思路急转了个弯:这个世界缺的不是一本更全、更深、更灵的女性理财手册,谈女性理财,也许我应该专注于“女性”而不是“理财”。因为财富并无性别,适合男性理财的规律同样适用于女性,只是因为社会和历史的因素,财富和男权一直结合得比较紧密,人们——包括女性自身——都带着各种各样的有色眼镜看待女性和财富的关系,“富婆”一词所附带的贬义色彩就很能说明问题。
富婆——拥有大量财富的女人——自身并没有什么错,只是因为财富的含义在大多数时候被曲解了。贬义还来自于社会偏见的折射,这个社会总以为女人如果追求财富似乎就不纯洁了,就是市俗。不可否认,很多女性因为这种观念而停滞不前,放弃主动追求财富的权利。还有的矫枉过正,干脆以“坏”为荣,只钻钱眼儿。这些“亚财富”状态都影响到女人生活的幸福指数。
其实,在我个人的生活经历中,这四大门派的思维方式在各个阶段都分别或多或少地主导过我的理财观。如果20年前的我看到这些理财秘籍,估计也是同样没感觉, 就好像调皮的小孩,妈妈哪怕告诫她一千遍“开水很烫”,都不如她真的被开水烫到一点点那样能烙下对“烫”的认识。回想过去,我明白了我的财富来自于我走过了千山万水,见识了三教九流,顶住了若干次经济危机的考验,以及因为自己不成熟而付出过学费,从中得到的宝贵教训。真正的富婆,钱不是负担,内心从容,有自己的判断力,生活在最能发挥“天生我才”的轨道上。和众多女性理财专题书相比,这本书不提供“只要你按照这一二三四条去做就可以致富”之类的计划,而更多强调“工夫在钱外”的理财哲学。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且真正打心眼儿里认同。也就是说,把大方向掌握好了,才能谈得上实现目标,否则你的努力很有可能让你误入歧途,而且越努力陷得越深入“芝麻开门”的密语,让阿里巴巴找到了宝藏,但那是神话传说。而我要撒播的“芝麻”,主要的“魔力”在于“开门”,让姐妹们少走点儿弯路,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到达真正的富婆境界。
本来想把“富婆”一词放在书名之中,挑衅一下社会偏见。老公说,“富婆”带有的贬义色彩太沉重,把“富婆”这个词放在书的标题里,很有可能让你的读者看这本书时藏藏掖掖,像《花花公子》或者《花花小姐》那样见不得人(在美国,你从报刊零售处购买了此类杂志后,店家总是会很“体贴地”给你一个不透明的袋子)。
苦思冥想之后,决定用“财女”代替“富婆”。老祖宗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