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者卡米尔要求与十字军谈判,遭到伯拉纠的拒绝,8月,伯拉纠的部下弗朗西斯试图促成双方和谈的努力也未成功。在这一年的11月,阿拉伯守军终于力不能支,埃及的这座港口城市随之失守。
教会与世俗君主都希望把达米埃塔置于自己的管辖与控制之下,1220年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国的老约翰宣称对该城拥有主权,但是伯拉纠不予承认,老约翰只好跑到阿卡呆上一阵子,后来就走了。
打下达米埃塔之后,伯拉纠希望德国皇帝弗雷德里克二世率军前来支援一把,或许是这位刺儿头对先前被教皇给涮了一回耿耿于怀,或者根本就不把教皇的人放在眼里,弗雷德里克二世对此没有加以理睬。
1221年十字军企图进攻阿尤布王朝的政治中心开罗,但是这正是他们灾难的开始。这时的阿尤布王朝已经实现了埃及部分与叙利亚部分的有机整合,因为在叙利亚部分,阿尤布王朝挫败了来自安纳托利亚方向的罗姆苏丹国的敌对,于是阿尤布王朝的上下两张巨大的磨盘——埃及与叙利亚,又可以强而有力地碾压十字军的脑壳了。
卡米尔的穆斯林军队引来尼罗河水截断十字军的道路,并且将他们包围起来,伯拉纠只好与对方达成妥协。在这一年的9月,穆斯林收复达米埃塔,这座一度落入十字军之手的港口,在22个月后又回到它原来的主人的手中。
自此,十字军在埃及一无所获,在遭受惨重失败之后,这群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野蛮人只好打起铺盖卷儿滚回老家了。第五次十字军战争遂以十字军的失败而告终。第六次十字军战争
第六次十字军战争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雷德里克二世带领下进行的,这次出征使耶路撒冷在1229年暂时回到基督教徒手中,但是圣城的易手并非是战争的直接结果,它不过是一纸肮脏的协议的产物,而且穆斯林在1244年又夺回了耶路撒冷的控制权。
德国霍亨斯道芬家族的弗雷德里克二世据说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统治者,然而他在教会的眼中可不是一个“乖孩子”。在他统治神圣罗马帝国30年(1220~1250年)期间,这个帝国时常把教皇的权威扔在脚下踩来踩去,动刀动枪的事情也是家常便饭,教皇格列高里九世甚至曾经两次宣布弗雷德里克二世“反基督”,而且还在1227年因为他擅自筹备第六次东征的十字军,一并把他的教籍也给开除了。在那个时代的欧洲,即使是统治者,被戴上“反基督”的帽子绝非儿戏,不过这个刺儿头也没太把教皇放在眼里,依然我行我素。其实教皇反对的不是十字军对东方的侵略,而是担心失去对战争的控制权,说的明白一些还是为了瓜分战争的果实。
1228年,弗雷德里克二世组建的十字军踏上了东征的路程,而在这次东征中,以教皇为代表的最上层教会颜面尽失,连个空头的牌位也没有,这在以往的历次东征中是史无前例的。
阿尤布王朝的内部分裂对于弗雷德里克二世来说是绝妙的好事,居住在埃及的苏丹爽快地与弗雷德里克二世一口气缔结了十年的和约,并把耶路撒冷、伯利恒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拱手相赠,而这位昏庸的苏丹这么做只是为了对付位于叙利亚大马士革的总督。于是,1229年3月18日弗雷德里克二世为自己成为耶路撒冷国王举行了加冕典礼。
但是被新任耶路撒冷国王划在局外的教皇可不是省油的灯,教皇不仅拒不承认弗雷德里克二世对圣城的统治,而且还命人攻击他在意大利的领地,并与前述的大马士革总督联手对付他,结果这位坐在耶路撒冷国王宝座上的家伙后来被迫返回欧洲应付敌对势力的挑战。
1244年在埃及的阿尤布王朝的支持下,穆斯林又重新夺回耶路撒冷。第七次十字军战争
1245年,教皇英诺森四世在里昂宗教会议上号召对弗雷德里克二世进行征讨,而法国国王路易九世觊觎的是埃及,于是这位国王在1248~1249年带领法国骑士开始向埃及进攻,这便是所谓的第七次十字军战争。为了这次侵略战争,路易九世倾其国家所有,所有的军队和财力,据说行进在塞浦路斯海面上的船只达1800艘(这个数字可能有些夸张),乘员包括朝圣者少说也有五万之多,而更加夸张的说法是有9500名骑兵和13万步兵。
十字军抵达埃及之后,一番攻击就令穆斯林放弃了达米埃塔, 比照第五次十字军战争基督徒耗时近17个月才拿下这座城市,这次对于路易九世来说似乎像似良好的开端。然而后来的战争发展却证明,达米埃塔既是路易九世征服的第一座,也是最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