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在了自己的手臂上,睡觉也舍不得取下来。
*,中国现代历史上最轰轰烈烈最影响深远的社会大动荡,就是在这样一个温馨的夜晚,以这样的方式,在我这个小学二年级学生面前拉开了序幕。
父亲的造反
双溪街头出现的红卫兵,就像两粒火星落到了干柴堆,立即燃起了冲天大火。小街上天天都像在逢场,但那不是热闹,是喧嚣。总有人在挨批斗。最让我惊讶的是,其中还包括了我就读的双溪小学那几个平时最和气最温文尔雅的老师。他们胸前全部被挂了黑牌,一路游街到三岔路口,再批斗。因为他们要么是出身地主资本家,要么就是本人有历史问题。那时我就知道了,出身,历史问题,这是多么可怕的两个东西啊。它们像可怕的传染病,再了不得的人,沾上了这个就再也抬不起头。
全县风暴的中心在县城太和镇。放了寒假进城,父亲正忙着与一些人在城墙上制作“将无产阶级*进行到底”之类的巨副标语。他没空管我,就让我自己去看大字报。他说,你现在需要经风雨,见世面,还可以多认字。这样,*就成为我最惬意的消遣。白天,我在县委对面的城墙下挤在大人堆里看大字报。谁谁跟某女人有男女关系,谁谁受到了某当权派的*,谁谁跟上面的某黑线人物有密切联系,等等。内容新鲜,刺激,文体通俗,天天翻新,比连环画还好看。晚上,因为缺电,电压不足,沿街电线杆上的灯泡像火炭一样暗红。但是银行口却灯火通明,如同白昼。两派人在临时搭起的台子上辩论,内容虽然让我云里雾里,但是他们像是炫耀口才的擂台赛,慷慨激昂,动作嚣张,火药味十足。这种现场感,这种氛围,置身其中比听评书还过瘾。。 最好的txt下载网
父亲的文化大革命(2)
父亲是以最积极的姿态参加*的。他所在的文化馆墙上,就贴着他写的批判馆长的大字报,洋洋洒洒五六张整纸,都是熬夜写的。我不好意思去看父亲的大字报。因为馆长唐叔叔人蛮好的,为什么要给人家贴大字报呢?我觉得我看了大字报会对不起他。好在父亲对馆长并无恶意。我无意中看见过他们的批判会,文化馆的全体职工,还有文化馆下属的曲艺队的艺人们,他们对馆长的批斗不过是提一些尖锐的意见。父亲说,他们要帮助馆长克服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
一天,银行口贴出了一张很特别的大字报。那是巨幅漫画,标题叫《亮相图》。图上画的是一些衙役举着“回避”“肃静”的牌子,吹吹打打,抬着八乘大轿,上面坐的是穿着县太爷的袍服的贪官。他是父亲敌对一派组织支持的一个走资派。衙役们都是那一派的头头脑脑。这是将当时最尖锐的问题以最喜闻乐见方式表达,杀伤力巨大。因此漫画跟前人头攒动,许多人啧啧称赞。这是我亲眼看见父亲昨晚赶画出来的。他还有一个合作者,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即后来以书法著名的刘云泉。但可惜的是,他们没有署名,落款只有所在的“擎旗战斗队”。那是我第一次亲自看见父亲的出彩,并且,几乎是在全县*大舞台的中央。我恨不得跳出来,骄傲地登高一呼,这是我爸爸画的!
父亲从来都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中当造反派,也许这是他唯一的出轨。我想,*是一个巨大的场,有巨大的磁吸作用。同时他又是伟大领袖虔诚的拥护者,他老人家亲自发动的大革命,他为什么不积极参加呢?包括他给馆长写大字报,一丝不苟,像是在完成伟大领袖亲手交办的光荣任务。我感觉父亲那时心中一定是豪情万丈,充满了崇高之感。
流亡革命者
对*有崇高之感的父亲不得不离开他工作的射洪了。同时作鸟兽散的还有他那些革命战友。因为南充的造反派武斗,失败的一方叫“反逆流”的组织就退守到了射洪。“反逆流”来射洪的虽然是残兵败将,但是连人带枪也有一二十卡车,立即成为小城里的第一大势力。他们无法无天,就像防区时代的田颂尧、邓锡侯之类的四川军阀。糟糕的是他们是支持父亲对立一派的,于是在射洪新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敌对联盟。在他们的半自动步枪和刺刀面前,父亲觉得他们的撤退像离开瑞金北上抗日的红军战士一样悲壮。是绵阳接纳了父亲。这里有我的姨妈、姨父和二舅。当然,绵阳也有他的不少战友,据点就在地区外贸公司。绵阳也是派系林立,各种势力犬牙交错,父亲所在的革命组织处境微妙。我的一个姨父不久前还讲起,他曾经陪同父亲去红星楼附近一个小招待所与他的革命战友联络,他们像地下工作者一样机警,像黑道人物一样鬼鬼祟祟。当然不能老靠亲戚接济。革命组织更不可能提供白吃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