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3/4 页)
,这个规模级的劳动力基础已经能够初步满足营州的发展需要。
而军队,一旦三个月的训练期过后,李诚中将握有六千多以最新方法训练而成,其中含有大量经历过丰富战阵经验老兵和基层军官的主战集团!
在东征所获得的巨量财富的刺激下。整个营州都在高速运转,不停的积蓄着力量。
当卢龙军在南方迭遭惨败的同时,李诚中却在北方连获胜绩,他的声望已经在整个卢龙军中开始上升,以营州为龙头,带动平州、蓟州、幽州等北方州府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成为了卢龙军中引人瞩目的一大亮点。
城中商铺繁荣、道上车水马龙。这种欣欣向荣的局面与河北南部西部、河中、河东的战乱形成鲜明对比,让张茂安看得心潮澎湃,激荡不已。那乡间缓缓升起的炊烟,田埂间一垄垄的青苗,草场上悠闲的牧民,越是临近柳城。张茂安越是生发出莫名的感动,不由眼眶都湿润了。
没有经历过那种胆战心惊以求生存的局面,没有体验过一路烽烟、满地尸骸的可怖景象,是无法体会张茂安此刻的心情的。张茂安自去年随张居翰前往河东后,所见所闻全是频繁的战事。今天你杀过来,明天我杀过去。今天你屠我一村,明天我烧你一城,普通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可谓朝不保夕,人命贱如狗。张茂安还算好的,他紧跟在张居翰身边,还没有到需要亲自上阵厮杀的地步,但后期河东军最艰险的时候,张茂安和张居翰都曾经提刀登上晋阳的城头,虽不曾真个上前厮杀,却也亲眼目睹了战事的惨烈。
所以在李诚中亲自给他布上一盏酒水,亲自为他的碗中添上一块香喷喷的羊肉时,张茂安忍不住哽咽了:“都督……”
李诚中微笑的看着他:“文毅,先别急,饮了酒,吃些东西再说话。”
张茂安自晋阳返回,路上千里之遥,此刻刚换过衣裳,稍微梳洗了一把,却连饱饭都没吃上一口,着实饿得很了,他知道李诚中体恤自己,连忙点点头,先把酒饮了,放开肚子大吃起来。
李诚中也不打扰,就在一边慢慢啜着酒水,微笑坐陪。他如今已是营州都督、壮武将军,早非昔日小小的宣节校尉,就这么耐心陪着一个小小阉宦吃饭,对张茂安而言,真心是极高的待遇了。
李诚中看他吃得急迫,安慰道:“慢慢吃,文毅别急,不够还有……来,再饮一盏。”又为张茂安满上酒水。
张茂安心下感动,举盏饮了,酒盏却不曾放下,遮挡着面庞,直到将眼泪以手背悄悄蹭去,才落下来,又道了声:“都督……”
李诚中笑道:“一别经年,文毅怎么生分了,别都督都督的,还是叫我李兄,或者自成兄,当年文毅帮我打过张九生那泼皮,咱俩可是有战友之谊,我虽然如今当了都督,却还把文毅当好兄弟看待。先吃完饭,有什么话吃饱后再说。”
张茂安拼命点头,深吸了口气,继续举箸。
等吃完了,李诚中又命人上好茶水,才问:“文毅怎么来的,说说,你不是在河东么?张监军如何了?”
张茂安经过这么一年后,已经沉稳了不少,不再是过往那个意气风发,梦想着战场立功的热血青年,李诚中虽然待他一如既往的亲厚,但他却自知自己的身份,仍是以“都督”敬称:“都督,咱家跟随大人前往河东,真是见识了不少,以往只知战场之上可建功勋,却不知其中几多白骨……”
就这么一句话,足以说明张茂安转变了不少,李诚中点头:“有了这番见识便好,将来对你也有莫大的好处。这次回来所为何事?”
张茂安道:“说起来惭愧,咱家这次回来,是投奔都督的。”
李诚中道:“谈何投奔?来了就好,有我老李一口饭吃,就不能让文毅饿着肚子。难道河东情势已经到了这么危机的地步了?”
张茂安长叹一声,道:“形势不妙。前个月,宣武军六路大军齐发,自东、南两个方向围攻河东,沁州刺史蔡训降,都将盖漳亦降,随后李存璋丢了泽州,昭义节度使孟迁于潞州降敌,屯将李审建、王周率军一万投降、辽州刺史张鄂投降,随即承天军陷于宣武之手。河东军纷纷溃败,宣武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抵晋阳。当时宣武军于城下挑战,河东军无人敢出城应战,随后宣武军攻城,曾经数次登上城头,若非黑鸦军死力,恐怕晋阳早就破了。”
宣武军势大,李诚中是知道的,但没想到如今竟然到了这么强悍的地步,连赫赫有名的晋王都被围在城中,他听得有些无语,随即追问:“后来呢?”
张茂安道:“晋王曾经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