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赶忙阻止,“大爷,不是我不想走,我是专门来采访你们的,这是我的工作。”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我也不能太偏心董晴,只好对老大爷说:“她是省报驻镇州记者站的站长,她不想走就让她留下吧。”
老大爷没想到这么个女娃竟然还是个官,兴奋地说:“孩子,放心,63年的洪水都没淹到土山上去。今天晚上,我保证你会没事。”
我挥手让快艇赶快出发,然后拉住老大爷的胳膊往村里走。董晴一瘸一拐地与马干部紧紧跟在我们后边。
路上,我对老大爷说:“大爷,你能不能给我搞瓶白酒?”
(后记:本人设计董晴决心留到土台村这一情节,决不仅仅是因为故事情节的需要去美化董晴,而是想让她代表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女记者曹爱文女士向广大记者朋友们说一句:在危难关头,记者不应该是个看客,不应该不顾他人的生命去作报道,生命才是第一位的。有关曹爱文女士的事迹及相关报道,请点击《目录》——《作品前言》——《河南女记者救人。人性化新闻课》、《记者是应该先救人还是先采访》)
第四十五章 洪水来袭
驻地记者骑着老鼠追猫第四十五章洪水来袭大爷哈哈一乐,“小伙子,你也好这一口啊。大爷我在土山上早准备了一箱当地的杏花村。”。
晚6时13分,洪水扑入定南县泛区。
茂盛的庄稼阻挡了洪水的流速,水头急速升高,前峰水头高达4米以上,混浊的洪水卷着庄稼、柴禾、淹死的猪羊,沿着10多公里宽的地面流进。仅仅十几个小时,300多平方公里的泛区,尽成泽国,水深平均5米,最深处达8米。绿油油的庄稼全部淹在了水下,高大的树木只露出树冠,泛区到处是轰隆隆的倒房声和牲畜的惨叫声。
洪峰伸着巨大的魔抓扑向土山,被土山激起的混浊lang花,射向山顶,击打着土山的每一寸地方,发出“啪啪啪”的山响。
土山如同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在巨lang中猛烈地颤抖。先前老百姓搬放在山上的家具,在土山的颤抖中纷纷滚落到洪水里,瞬间消失了。
老大爷和马干部摇晃着跑到土山顶的大树下,紧紧搂抱着大树,张着大嘴呆呆地看着眼前惊人的惨景。
我拽住董晴,紧窜几步奔到一棵大树下,双手紧搂大树,把董晴环抱在我与大树中间。
董晴早已失去先前的镇定,双手紧紧搂住我的腰,头深深扎进我的怀里,双眼紧闭,全身随着着土山在颤抖。
土山激出的lang花,如同出膛的子弹,击打着我的后背,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在这刺耳的声音中,后背传来火辣辣的巨痛。
短短的十几分钟,我如同被人放入滚烫的油锅煎炸一样。
洪峰过后,土山逐渐停止了颤动。
我松开双手,一屁股坐在了大树下。
董晴随势追入了我的怀中。
我一手搂住她的细腰,一手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柔声安慰着:“冲不走了,没事了。”
董晴抬起脸,双眼仍充满了惊慌,偷偷地瞥了一眼仍在奔流不息的洪水,颤抖着说:“太可怕了。”
老大爷放开搂抱着的大树,哈哈哈大笑起来,“大家不用怕了,危险已经过去了。”
马干部松开手,一下子坐在地上,“我的娘啊,吓死我了。”
董晴恢复了理智后,发觉自己不雅的姿势,急忙站起来,然而双脚却不听使唤,再次扑进我的杯里。
老大爷看见我们几个丑态,乐得大笑起来。
马干部红着脸反驳说:“大爷,你老可不要见怪,我们一辈子也没经历过这么恐怖的场面。”
老大爷叹了口气,“小马啊,我可是经历了两次。这辈子再也不想看到这样的惨象了。”
此刻,水面仍在上涨,水面距离土山顶只剩十几米。老百姓摆放在土山腰上物品的一点点地被洪水吞没。
老大爷再次显示出人老经验多的特长,开始大声招呼我们赶紧动手向上搬运没被洪水冲走的物品。
大家恢复了常态后,开始将土山的物品进行集中摆放。
老大爷从一堆家具中搬出一个大纸箱,高兴地拍了拍,“莫记者,这就是咱的‘杏花村’,一会我们几个整两瓶。”
董晴看看老大爷手中的箱子,又看看我,心里不由暗骂,“这个混蛋,这都是什么时候了,怎么还想着和老大爷喝酒。”
我接过老大爷的酒箱,冲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