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页)
和左相合作,就想来一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只是没想到李嘉悠早有防备,竟然半道杀进皇宫,把皇宫内的禁卫给控制住了,他失去了先机,但也不至于太过被动。
可后来他却处处被李嘉悠所牵制,只能怪他有两个猪一样的队友,他们不禁毒杀了先皇,还把剩下的几个皇子全弄死了。否则就靠着这两样,他也不会让李嘉悠当上皇帝。
可惜一步错,步步错,他失去了先机,就只能回永乐城从长计议。
沈和夏念完了圣旨,大声说道“尔等还不开城门,难道你们想跟安锦王一样造反不成。”
看守城门的士兵,面面相觑,竟然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他们都是正经城防军,并不是安锦王养的私兵。现在皇帝下旨要清查宋皇后和先皇的死因,他们这些做小兵的,是开城门也不是,不开城门也不是。
“要不我们开城门吧,万一安锦王真的造反呢?我们有家室,可不能跟着他一起造反。”有一个人如此说,其余的人都跟着动了心。
安锦王如果活着知道此事估计也能气死,他才死了没几日,这看城门的人都给他换了。以前看城门的人可都是他招募的私兵。就算沈和夏攻城他们也是不惧怕的。
其实这事也只能怪他自己,平时太过多疑,什么事都不让他儿子知道,城防军内有私兵一事,更是只有他自己知道。看守城墙的士兵定期有调换,他死后没人管那些私兵,调换过来的人都是正经城防军。
天要亡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沈和夏带着人进了城,直奔王府。安锦王养在多兵也不可能全放在王府内,城郊的一个小村子才是他养兵的地方。只是地方离着远,李柏志想要调兵来救急,已经是来不急。
沈和夏那是上过战场的人,手下一帮沈家军都不是吃素的,就算王府内的人在厉害,他人数上占优势,不到一个时辰就把安锦王的王府拿了下来。
永乐城内那些依附安锦王生存的人,甚至还没来得及消化掉安锦王遇刺的消息,又被王府被查抄的消息震惊了。
一时间整个永乐城陷入一片混乱当中,那些安锦王招来的私兵也是一团乱,有几个人想要把这些士兵据为己有,有些人想要逃跑保命。各方势力还没等沈和夏来已经先打了起来。
李柏寒派出去打听的人,听到沈和熙已经进城,纷纷从地窖中出来,趁着街上一片混乱,跑出了永乐城。
他们一行几十人刚出城不到十里地,突然遇上埋伏,身穿王府侍卫服饰的士兵把他们几十人团团围住,李柏寒眼目微咪,打量了一圈,那些士兵,少说也有二三百人,而且看他们样貌,应该都是经过训练的人。
第六十五章
谁也想不到本应该在锦王府,奋力抵抗沈和夏围攻的李柏志,竟然会带了几百人在城外埋伏。
李柏寒面带寒色冷声喊道“冲出去。”如果沈和熙在;看到如此的李柏寒肯定会流口水,简直太帅了。平时总是一副温和样子的李柏寒;突然冷起脸来,简直就是霸气侧漏,清亮的嗓音仿佛带着魔力;跟在他身后的人;纷纷拔剑;骑马冲了上去。
这一队骑兵;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剑;一锐不可当之势插在李柏志的队伍中。
李柏志既然敢埋伏;他早已经做了万全准备。弓箭手搭弓放箭一气呵成,一轮漫天剑雨过后;手持长剑的士兵也冲了上来。
两方眨眼间就短兵相接,离着近了李柏志终于看清楚,冲在前面的人是谁。
四皇子?那个从小就不受宠的四皇子;怎么会来暗杀他父王。
战场上由不得你多想;李柏志也不管眼前之人是谁;先杀了再说。他们王府会落得如此地步,可全是他造成的。
如果他父王不死,就凭着沈和夏那点人,根本不可能撼动他们王府一分。
所谓树倒猴狲散,安锦王这棵大树倒了,很多以前依附王府的人都不怎么听,他这个长房嫡子的话,毕竟他父王在的时候,还没有给他请封世子,他又年轻,想要号令那些老狐狸并不容易。
当城门被打开的时候,他就知道他们王府大势已去,算是彻底完了。这些年他们和皇帝面和心不和,已经是天下皆知,他不是孩童,怎能不明白斩草除根的道理,王府没了,他李柏志也变成任人宰割的羔羊。与其被人处死,还不如战死来的痛快。
当即他就带了府内大部分侍卫,从王府暗道悄悄出了永乐城,在加上他一直养在城外的一些人,组成了这个临时队伍。他在赌,赌那些暗杀他父王的人还没有出城。
他们想要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