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4 页)
姐俩正说话呢,齐老头带着儿子回来了,汪敏只能压下心中的话,去抱儿子,儿子小脸冰冰凉的。
齐老头,先跟小姨子打了招呼,又拿出半斤糖果,送了过去,让小姨子拿回去给自己那俩小舅子吃。
汪玲还是第一次,从姐夫手里拿东西回家,打开一看是,酥糖,当时便高兴的跑回家去了。
汪敏有些心疼钱“你哪来的钱买这金贵东西?”
齐老头,神神秘秘的往外拿东西,红糖,麦乳精,三大块布,虽然是陈布料,不过质量好,最小心拿出了一块花布,正红的小碎花布料,非常好看。
汪敏上去扯了齐老头的耳朵,这家伙结婚时把自己的过去都交代了,这是去挖坟了?还是又去偷了?
差点把老齐头的耳朵扭掉,老齐头,谁说他媳妇温柔的?脾气火爆着呢,忙求饶“松手,松手,我真没干扒锅倒灶的事”
汪敏可不信他“这怎么回事?你哪来的钱?”
齐老头忙解释了一遍,汪敏才放过他,她又不是自己老爸,那种固执的人,听了过程之后,觉得一点毛病没有。
两手一摊“交出来”
齐老头,忙把东西上交了。
汪敏“交完没?要我找出来吗?”
齐老头,忙脱了茅屋嘎子,这个是冬天的鞋子,底下是木头底子,上面用草绳编成鞋的样子,里面装上芦苇花,保暖用的,没法子,新中国成立时,农民非常穷的。
汪敏家,算条件,非常好的了,父亲是乡长,有工资的,一月有28元的工资的,冬天,给炭的,虽说老汪头,这货败家,28元的工资,总是每月会花出去个七八块钱的,当时非常穷的,以前的干部,可不是在办公室呆着的,那是每个村里,走来走去,真帮农民解决问题的。
老汪头虽是乡长,可是,以前那边,过几年发次洪水的,老头想修水渠,想修路,想干的事太多,这老头又败家,总是有困难的人需要帮助,他是又出钱又出力的。
要不是老太婆去乡里气的哭,自已男人挣点钱,差点把家里几个孩子饿死了,众人才知道,这败家老汪头,居然是28块的工资,才拿回去四五块钱,有时一分没的,差点把家里娃饿死。
最后,每月给老汪头媳妇儿20块,8块给老汪头,这事才算完了。
老汪头,差点气死,不过也没法子,家里五个孩子,自家2个女儿,2个儿子,外加他老爹留给他的一个弟弟,五个娃,老汪头的老婆子,也算是能干的,拿二十块,养了这么一大家子,老汪头,8块钱,基本上月月败光,老汪有时还要回家吃饭。
所以老汪头,完全失去了家里财务大权,老汪媳妇儿,是真能干,不但是分的义务,干下来了,这个义务工,是国家有事,农民要出人,干活的,没钱拿的。
加上队里挣工分,一样没落下,还带着孩子开了荒地,硬生生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能干的,跟生产队的骡子似的。
老汪头,成天不着家,还是大女儿汪敏嫁人,生了孩子,老汪头,从老太婆手里弄不出钱来,女儿如今住的老院子,是父母的,女儿女婿,暂住可以,自已弟弟大了,要是结婚,那院子要给二弟的,老汪头终于开始存钱了,八块,硬挤个几块出来,想给大女儿买个小院,盖个小房子。
但是,女儿,生了儿子,女婿挣的钱养不了娘三,老汪头各种贴补,加上,这老头,败家败习惯了,看见谁家有事就想管?那八块,月月光,居然是存了个空气。
老汪头痛定思痛,决定要存点钱,给女儿女婿弄块地皮,盖个泥巴房子。然后,走村时,碰见一家,死了男人,带着六个娃,饿成了一把骨头,老汪头,又硬塞过去一块钱,走人了,然后开始后悔,说了,从这家门前过,不进去的,这月省下一块的,只是脚不听老汪头的,他又走进下一家,一家十几口人,战争时,四个儿子死在战场了,剩下的逃荒去了,独留一个老头子,老汪头,丢下五毛钱,认命的在村口买了些粗面粉,盐块,鸡蛋,给送过去了,……所以,这老头能存下钱才怪。
扯远了,扯回来,汪敏同志不错,她打死也不要成为老汪头,那样的人,她要自私的活着,所以,她没觉得自家男人,老齐头这么干,有什么问题,本来想夸一下男人的,但这家伙居然敢藏五块钱,没骂他都不错了。
指挥齐老头,烧水,加了粗盐,土里的东西要煮一下的,这也是规矩,齐老头,并不老,才四十来岁,不过,那时候,条件差,吃不好,又干农活,一个女婿,半个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