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有可无的,这个时候闹僵又有什么好处呢,索性便忍气吞声,一边哭一边给儿子上药。
可是苏策却不能忍下去,每次被欺负都会叫母亲掉泪,他便学会还手,自己没伤痕母亲不就会开心点了吗,于是每次和较大的孩子们打架时便学会了反击,到后来,自己的哥哥们居然打不过自己了,姐姐这些毕竟是女孩家,不会真正的动手,充其量就是拐弯抹角骂他,苏策这么多年来早已经学会不在乎,由你们去骂我又不会掉一块肉,久而久之苏策这个人基本也就被村里的孩子孤立起来了,没人骂他,但是也没人和他玩了。
后来这些孩子觉得没劲了,便唆使自己父母把苏策母子赶出去,这个家庭人本来就多,住的也就狭窄,苏策母子硬是被搬了出去,住在了隔这里并不算遥远的两件小屋里,那屋子本来用来做猪圈的,后来觉得距离太远,就又在房子后面空着的地上修了三件屋子,如此一来,那两件屋子也便空了,现在到好,苏策母子住了进去,对他们来说也算得上是物尽其用了。
叔伯家谁生日,定是不会叫上这对母子的,除了春节这个较大的节日,苏策母子基本上可以说和那个家隔绝了,苏策本人是不在乎这些的,但是自己母亲却不尽如此了。
苏策母亲本来也就是没怎么读过书的人,现如今被婆家这么排斥,虽说伤心但还是没办法,一个女人家靠在工地给人搬砖赚钱,其实那个每天的工资不算低,但是却非常的累,从早忙到晚,赶上事多的时候有时可能会忙到半夜。母子相依为命,吃穿什么都是一笔不小的花销,这个活尽管累,但是干下来却够苏策母子的的日常开支和苏策的学费了。
有时候,苏策上学没课,或者放假的时候也会到工地来,帮忙搬砖,减轻母亲的负担。苏策当然一辈子不想这么下去的,他上课时,听县里来支教的老师说县里的生活怎么怎么样,县里又有什么的新奇玩意儿,苏策毕竟是个孩子,对这么些东西充满了好奇,何况在这个小山村呆一辈子是无论如何也出不了头的,便对自己的母亲说初中想要去县里念书,他想要出人投地。
苏策的母亲对儿子这个想法可谓是十分赞成,她自己也不想唯一的这么一个儿子就一辈子呆在这里了,若是苏策没那个上进的想法,她也就不提,算了。现如今苏策表达了这么个意愿,作为母亲看到自己儿子又抱负自然是高兴的,便四处凑钱,小学毕业后硬是把苏策送进了县里的好中学。
作者有话要说:新文。
2
2、生活 。。。
苏策也知道自己母亲凑这笔钱不容易,心里暗自发奋要努力学习,有出头的一天定要把自己母亲接到城里去,远离现在这清苦的生活。苏策倒也是跟好苗子,一个人远离住了十二年的山村,独自去城里读书,除了第一次报名母亲陪同之外,这三年来都是一个人照顾自己,母亲寄来的生活费总是一分掰成两分用,老师倒是知道这个孩子的情况,看他平时安安静静,丝毫不骄躁,也觉得这个孩子是个可塑之才,有什么补助之类的也帮着苏策揽着,钱虽然不多,倒也够苏策日常的生活费了,有时候放假回家,还会剩下点钱,拿回去给自己母亲收着。
苏策母亲知道自己儿子读书用功,心里也高兴,在苏策以县中学排名第三直接挺进T市最好的中学时,苏策的母亲高兴得更是请了许久没来往过的叔伯一家(事实是叔伯这家子不愿和苏策母子来往)一起吃饭。
当初苏策去县里读书,而自己的儿子女儿在镇上一个小中学混日子时,这些上一辈还感觉不到有什么差别,充其量说些“拿钱去县里浪费”“看他那个样也不会有什么好出息的”之类的话来安慰自己。现在苏策可是考上了T市最好的中学了,一分钱也不花就可以去念最好的学校(学校承诺给苏策这种贫困但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免学费,但是生活费还是要苏策自己出),心里突然就觉得不平衡了,自己家孩子也算聪明,现在是苏策考上了高中,自己家的孩子连高中也考不上,心里很不是个滋味,于是苏策母亲请他们一行人来吃饭时,直接被回绝了,他们觉得这个就是炫耀,谁愿意受那份罪啊,所以坚决不去。
倒是苏策的爷爷和奶奶来了,象征性的吃了几口饭说了几句话也就回去了,他们年纪这么大,自己估计也没几年了,苏策以后要真是发达了,他们也享受不到,所以基本没啥感觉,不过苏策的奶奶是个女人,倒也理解一个女人把孩子拉扯到这么大多不容易,走之前当着苏策的面硬塞给苏策母亲五十块钱,说是给孩子买些好的,看着挺瘦。
这倒也是实话,苏策现在是15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