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1/4 页)
情发生。
随着对岸弩车的不断推进,只要有一支箭命令了三弓弩或者弩车的某个重要部位,那么弩车就会无法使用,就算是把巨箭拔出来也没有用,但这样的事情所发生的几率也不怎么大,最后被中射的大部分都是推动弩车的士兵,但每次有人倒下的时候就会有人马上顶替,在两淮总督军队的最后面,是手持军用弩的执法队在督战。
王千军的阵地上三千武装的民夫没有一个被换上来,一架三弓弩只需要一个熟练的士兵调整角度,另外两名民夫拉动绞盘与上箭就可以了,最后的发射因为对岸的敌人众多任何人都可以操作,而且王千军这次带来的民夫平时都有经过一些简单的训练,也是预备役的一部分,虽然让这些民夫上战场有些强迫的味道,但在这个乱世,很多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完全习惯了,只要王千军的赏赐和抚恤足够多就行了。
互相交错的巨箭在天空中不断地呼啸着,虽然巨箭的数量并不是太多,而且发射的频率也低,可一旦被射中就会马上丧失战斗力,甚至是只能等死,原因就是箭头太大,倒钩太过可怕。因此很多人此时都在内心中祈祷着,请求老天爷保佑巨箭不要射中自己。而这个时候王千军与宋金书也当然不可能在阵前鼓舞士气,老天爷可是很爱开玩笑的,就算有再多的护卫保护,只要被一支乱飞的巨箭射中,你再英雄也没用。
大河两岸间的伤亡在不断地增加,但最起码只是弩车弩箭对射的话,士兵们还不会太疲惫,但两淮总督可不是为了这样的对射才把所有的三弓弩和弩车都推上来的,再这样射下去,到了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双方所库存的巨箭将会全部用完,虽然射出的巨箭都可以回收,但回收回来的大部分箭头都出了问题,威力上大打折扣。
两淮总督的军队终于是有了新的动作,王千军从了望车上看得很仔细,两淮总督的士兵双手高举着一艘艘渔船和一排排的木筏在快速地向前前进,一切依旧是为了能够强攻过河,可越是这样王千军就越怀疑,对方是有兵力上的优势,可也不是这样死冲硬拼,两淮总督完全有机会和其他办法杀过河,为什么要如此急迫地发动强攻,王千军再次用手中的望远镜观察着其他地方,特别是自己左手边,也就是河流上游的情况,希望发现一点什么情况。
第七十九章 战情变化
洞,但穿越着不宽不窄的河道却是足够了,只要能够冲过河去就是胜利。一艘艘的渔船与一排排的木全部都被送到了岸边,这一路上中箭被杀的人当然很多,可都是倒下了一个后面的人继续向前,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的后面没有督战队的跟着,河对岸所有的督战队这个时候都在监督着弩车的操作者和弩手,对于准备进攻的士兵却是不怎么在意。
看来这就是两淮总督的精锐,这下情况可就不妙了,之前对付的浮桥,敌人所进攻的范围直接受到了浮桥的限制,只需要重点防御几个点就可以了,并且在关键的时刻还可以毁掉浮桥,制止敌人的进攻。而这次两淮总督的军队用的是渔船和木筏,进攻的地点根本就不确定,只要木和渔船不沉就能够连续地发动进攻,河岸的任何一点都是敌人可以进攻的位置。
所有的渔船和木都下水了,除了两个人全力划桨之外,渔船和木上的其他人都用盾牌保护好自己和正在划桨的两名同伴,这个距离所有的巨箭都在对付岸上的人,他们所要面对的就只有普通的军用弩,还有王千军军队中最可怕的千军弩,河面上的敌人时不时地有人中箭掉落进了河内。
全力射杀正在渡河的敌人,这就是王千军的命令,使用千军弩和军用弩的士兵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向越来越靠近岸边的敌人不断射杀着,可这样并不能阻止两淮总督的士兵前进,河面上水流湍急,再加上渔船与木的移动,根本就是一堆胡乱移动的靶子,甚至连渔船和木筏上的人都不清楚自己会漂移到哪里去,他们唯一能够办到的就是让渔船和木筏努力前进,将漏水的地方快速堵住。
王千军与宋金书手下士兵所射出的大量箭支都落到了水中,并没有命中目标,渐渐地河面上漂浮着的箭支也越来越多,甚至还对河面上的渔船和木筏造成了一些小小的麻烦,可无论王千军的士兵箭射得有多快,在河面上被射杀的人有多少,两淮总督的军队还是冲到了河岸边上,所有的木筏都被用力推了起来,插在了河边的礁石沙土上,连接成一片就是一堵木墙。
越来越多的木筏被竖立了起来,众多下了渔船的士兵快速地冲到了木墙下,靠着木墙的保护抵挡着王千军与宋金书士兵所射出的利箭,众多的渔船在到达了岸边之后就快速地往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