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催眠不但能充分调动、激发人的潜能,还能提高人的想象力、理解力及反应速度。门捷列夫当初在寻找化学元素的规律时百思不得其解,以至吃饭、睡觉都在想着这件事,他的意识高度集中在“元素规律”这个小范围内。朋友们觉得他整个人都处于恍惚状态,于是邀他一起去打牌。在打牌的过程中,他依然在想元素的规律,结果就在那一瞬间,随着纸牌的翻动,化学元素一下子整整齐齐地在他的脑海里归位——他终于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专门引导门捷列夫进入催眠状态,但是在意识高度集中的时候,他已经进入了自我浅催眠状态中。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八章 教育中的催眠(3)
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如德国的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的过程,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过程……在外人看来他们呆住了,其实他们都处于浅催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由于意识高度集中,周围与此无关的信息全部被排除在外,大脑中信息的调动与整合都在为一件事情服务,于是人的灵感与创造力达到了高峰。
这样的原理也可以为我们所用,如通过自我暗示,让自己身心合一,此时身体的感觉是放松的,在这种状态下做一件自己平日里觉得困难的事情,往往能迅速找到头绪与灵感。
有一个学生,一直对我上课时的一句话不理解,来找我询问,这句话是这样的:“反听内视”,意思就是善于听逆耳之言的人是“聪明的”人,而经常自省的人是“明白清醒的”人。经过解释,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还停留在字面意思,于是我将他导入催眠状态。在催眠状态下,我引导他回忆自己一生中听到的最“难听”的话,帮助他发掘这句话中包含的正面意义。在我的解释之下,学生的面部表情相当激动——说明已经达到了效果。这时,再把这句话嫁接在暗示语中。当学生恢复正常状态时,他心悦诚服地对我说:“谢谢老师,我明白了。原来道理只有在实践中应用时,才算真的懂了。”这位学生在催眠之下不仅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还悟出了新的内容。这就是催眠在增强人理解力方面的“神奇功效”。
视野拓展:催眠记忆法
记忆的清晰度与记忆时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有关——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有助于信息的储存,能提高记忆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催眠会使主意识范围缩小,让缩小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个点;当注意点转移到身体上的时候,身体就放松了——这个过程就是在训练注意力。在催眠状态下,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指令内容,用这种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将分散的思维中有用的部分提取出来,淡化其他部分,便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
催眠状态下,首先应了解注意力分散的原因——例如噪音、周围人的打扰等等,通过分析、解释后进行有计划的矫正训练。可采取瞬间数字或符号显示来训练注意力,也可选择阅读并将标点符号读出、背诵数字、听讲故事等训练方法,还可以在自我催眠的状态下加入常规的记忆法。
比如,在催眠状态下用空间记忆法:第一步,用自我暗示的方法让自己完全进入熟悉的空间,如卧室、客厅等;第二步,用声音暗示自己把要记忆的内容放在相应位置,比如把光的反射定律与照镜子的过程联想在一起,按照顺序把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放进冰箱的格子里;第三步,不断地重复想象整个过程,让自己的感受越清晰越好。
经过试验证明:在催眠状态下,常规记忆法的效果可以达到通常状态下的几倍。类似的,还可以在韵律法(把文字内容按照有规律的节奏记忆)、形态法(把记忆的内容无限放大)等常规记忆法中加入催眠的要素,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怎样在催眠状态下矫正不良习惯?
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素质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心理活动状况也千差万别。对于受教育的学生来说,生活条件、教育环境、社会地位、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差别会在人的潜意识里留下不同的信息,我们就是靠这些信息对外界进行判断。如果一个人的大脑里收集与确认的是负面信息,在生活中就会产生不良的习惯;反之则会表现出适合学习、生活、工作的习惯。这些负面信息有些是学生自己能找到的,而有些则隐藏在大脑的潜意识中。隐藏在大脑潜意识中的负面信息通过一些不良习惯可以表现出来。这些习惯对于学习的质量或者是个人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催眠对于矫正这些不良习惯有着较好的效果。
第八章 教育中的催眠(4)
催眠状态下,矫正不良习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