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3/4 页)
答,而陈平的回答更加巧妙。陈平告诉刘邦:因为你并没有给予我我所需要的一切,但身为大臣我如果生活贫困会被人说我的主人吝啬。而我的受贿其实是为了你的面子,连带的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
而我的兄长已然去世,嫂嫂含辛茹苦将我照顾,我必然要报答她。而这里报答的潜在含义,当然也包括*的需要!
刘邦是历史上少有的英明,而且睿智的皇帝,他没有理由听不出陈平话里的含义,也没有理由能让他通过。但结果是,刘邦不仅接受了陈平的借口,而且非常的赞同!当然,这就为他带来了陈平的“六出奇计”,为开创汉朝八百年基业奠定了基础!
那刘备呢!刘备也非常聪明,很多人都知道,诸葛亮并不是个心胸开阔的人。刘备在外征战,将老家交给法正管理。而诸葛亮认为这严重的威胁到了自己蜀国第二把交椅的地位,所以回来后就找茬把法正给办了。
然后,卧龙、凤雏齐名三国!但卧龙已成为一国宰相,凤雏虽然也已入朝为官,孔明却难以与他再度齐名。试想,如果卧龙凤雏可以相扶相持,三国的结局恐怕会改写!
那么,对于一个心胸如此狭窄的人,刘备为什么会那么“毫无怀疑”的任用?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用的是他的大脑,而不是心肠!
毫无疑问,诸葛亮的智慧在三国中可以说是大放异彩,是光芒最盛的一个。可这样一个人却甘心跟随一个名不见经传,甚至只有一座孤城难进难退的刘备,这显然有点不可思议!但试想一下,人往高处走,有点才能最想去的当然是最有势力的地方,而那无疑就是北魏,曹操所占据的中原地带。
可不论曹操手下能人有多少,就他本人而论,一个“鸡肋”般的杨修他都容不下,何况是有鸡头之能的诸葛亮!
江东无疑是能人异士泛滥的地方,更加难有他一桌“山珍海味”。
反观刘备,他们彼此都很清楚对方的需要,也都清楚自己的需要!刘备需要诸葛亮的智谋,而诸葛亮也需要刘备的赏鉴!
开始有人说诸葛亮所以让关羽去守华容道的目的是为了震慑他,但我觉得恐怕并不尽然!关羽的确不服诸葛亮,但他的义气是古今共仰的,只要是他大哥认同的他必然不会反对。那么,以诸葛亮的聪明怎么会不明白!所以我觉得,他的目的恐怕就是要除掉关羽!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后的马谡事件得到一点证实,刘备曾对诸葛亮说过,马谡这个人纸上谈兵,不可重用。但诸葛亮并没有听他的,可见他对刘备似乎也并不是如何的忠心。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在刘备放手大胆使用诸葛亮的同时,他从来没有中断过对其他人的收揽人心。因为他很清楚,诸葛亮是个厉害人物!如果他有心篡夺自己的江山,自己恐怕难以抗拒。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所有人对自己的忠心去制衡自己赋予诸葛亮的过多权力。这样即不会因为自己给诸葛亮太多权力而失去自我主导地位,又可以牵制他的野心难以扩张!
诸葛亮显然也明白这一点了,所以他希望可以剪除刘备的羽翼。当五虎上将死老殆尽,刘备也垂暮老矣之时,本是诸葛亮发挥的最佳时机!只可惜,刘备治国安邦虽然比不上他,但为君的用人之道比他强得太多了!
在这里,王平是个很特殊的人物!他牵连了两个厉害人物,第一个就是马谡。诸葛亮要将刘备的心服革除,王平在五虎上将之后将是首要。而此时,诸葛亮自己的个人势力还无法达到遍及蜀国。所以他要借马谡的一次辉煌,使自己的声望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但他想不到的是,刘备看人的本事的确比自己高,马谡让他失望了。而不得不杀马谡,王平就成了无人可用时必须要用的人。可在这个时侯,还有个人是并不忠心刘备,而且还要消灭自己的,那就是王平牵连的第二个人,魏延!
诸葛亮自知命不长就,而自己一死魏延必定再无顾及。所以,这个时候王平就成了他死后唯一可以制约魏延的人了。因为在他手下最得利的一个人就是姜维,可姜维虽然兵法熟练,但个人韬略不足,难以达到全面的治理能力。如果魏延得到了蜀国内乱的最终胜利,我们恐怕有可能看到第二个曹操的出现!
当然,我的意思只能代表个人的见解,谈不到“品”或者“论”。我只能说自己看到的一些事,想到的一些情况。一些闲话过后,书归正传……
“夜”是种情境,可以带人达到一种境界!而这种境界,其实并不是只有夜才能带给人。可是,如果不是在夜晚,这种境界却也很难形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