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第1/4 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公孙三女这么一开唱,程处默等人顿时惊为天人,先不说公孙三女的声音很美,听起来能让人的骨头都酥了,就这上阕的词,就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好啊。
他们虽然是武将之子,可平日里也被家里管教的很严,书也是读了不少的,再加上跟着唐舟,对于诗词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从上阕来看,就足以让他们把这首词称为精品,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首词是从一个天涯歌女嘴里出来的,这是她写的吗?
上阕唱完,周围放河灯以及孔明灯的百姓立马就被吸引来,之前公孙三女唱的歌比较哀怨,大家不怎么喜欢,而这上阕虽不至于哀怨,但多少也透着一丝丝愁,可这上阕却胜在词好意切,把中秋夜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写的入木三分,令人听了之后感同身受。
公孙三女周围的人越来越多,而公孙三女虽然看不到,却能够感受得到,她听到大家对这首歌的称赞,不由得心中激动起来,接着便继续唱了下去: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阕这么唱出之后,众人顿时长呼了一口气,本来上阕是有些压抑的,可下阕一出,众人顿时觉得就算亲人不在身边,他们的生活还是要继续,他们的人生还是很美好的。
620。第620章 烟花巷内
公孙三女唱完之后,旁边的官职纷纷慷慨解囊,不多时公孙三女面前的碗里已经堆满了铜钱。
公孙三女看不见,不过耳朵却是很灵敏的,她可以通过铜钱落入碗中的声音来判断她收了多少钱。
当最后一个观众把铜钱扔进碗里的时候,公孙三女这才向唐舟称谢:“今年小女能一下子收获一千一百零二枚铜钱,真是多谢公子了。”
公孙三女此言一出,本来已经准备离开的唐舟突然愣了一下,公孙三女眼睛看不到,她不可能看着这些人数的,她怎么就知道这些观众一共给她了多少打赏呢?
唐舟吃惊,旁边的程处默和尉迟宝琳等人却是不信了,他们走上前来:“姑娘,你怎么知道一共有一千一百零二枚铜钱?”
公孙三女早注意到了程处默等人,此时听到程处默开口,公孙三女淡然一笑:“实不相瞒,小女子别的本事没有,听声辨位,记忆超群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公孙三女说完,程处默他们还是不信,于是便扑通一下坐在了公孙三女旁边,他们要把那些铜钱一个接一个的数一下,看看公孙三女说的到底对不对。
一千多枚铜钱不好数,大家花了半柱香的时间才数完,而这么数完之后,几个人彻底傻眼了,真的是一千一百零二枚铜钱,他们数了这么长时间才数完,可公孙三女通过声音就能够算出多少,真的是奇人啊。
“唐兄,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唐舟也很震惊,但他知道这个世上多奇才,而当唐舟意识到这点之后,心中突然有一个想法,他向公孙三女微一拱手:“在下唐舟,想问一下姑娘有没有其他打算?”
公孙三女听到唐舟名字的时候,神色猛然一惊,她好像没有料到这个帮自己的男子竟然是长安城大名鼎鼎的唐舟。
“怪不得公子的词写的那么好,原来是我大唐第一才子,小女子失敬了。”说到这里,公孙三女才回答唐舟的问题:“小女子四海为家,今夜之后也将四处漂泊吧。”
程处默听闻此言,有些怜惜公孙三女,他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公孙三女,虽然她的眼睛看不见,但知道她有听声辨位这个本事后,她突然觉得这个女人还挺有韵味的,要不要把她收回去呢?
就在程处默这么想着的时候,唐舟再次开口:“姑娘一弱质女流四海漂泊实在是太辛苦,也太危险了,有没有想过安定下来?”
公孙三女道:“那个女子不希望自己能安定下来?只是小女子安定在一个地方后难免无以为生,曲子大家听腻了,我还是要去另外一个地方的。”
听到这话,唐舟已经多少有些信心,道:“如果公孙姑娘不弃,不妨随我回去,我准备在西市开一勾栏瓦舍,到时你可在里面表演,只要你有表演,一天我付你一贯工钱,如何?”
听到唐舟